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约谈食用油涨价不如降低企业成本

www.fjnet.cn?2012-04-16 10:32? 何  勇?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因金龙鱼、福临门等食用油品牌宣布对部分产品提价8%,国家发改委于近日约谈了相关企业,这是政府部门近年来再次因食用油涨价召集企业约谈。部分企业表示,经过此次涨价后企业仍亏损,涨价只为缓和企业高居的成本压力。(4月13日《京华时报》)

食用油作为居民生活必需品,涨价直接牵动着公众敏感的物价神经,加重了居民的生活成本增加,影响了居民生活水平。为此,政府力图压制企业上涨食用油价格冲动,保障消费者生活和利益确有必要。但是,采取行政手段,通过约谈食用油企业方式,暂缓或禁止食用油涨价,笔者以为不是好药方,最终只能也“油”它说了算,结果改变不了食用油集体涨价的事实。

事实上食用油涨价并非没道理,不是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利润,而是企业在经营成本增加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企业只是为了保障基本利润,避免亏损局面发生。一方面近期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成为领跑CPI上涨的主动力,由此直接拉动了食用油原材料成本的提高。另一方面近期发改委上调了成品油价格,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换言之,食用油企业是在经营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自身亏损乃至破产,只得将增加的经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提高食用油价格。

再者,食用油虽然是民生必需品,然而食用油行业不同于电力、成品油市场,即使有几家大型食用油企业占据了市场很大比例份额,但从行业整体角度说,仍然属于竞争性行业,处于完全竞争格局,食用油企业之间竞争非常激烈。在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领域,采取行政手段,调控价格,就背离了市场经济的运行原则和价值规律,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法制经济秩序的维持,说重了属于违法的干涉行为。

食用油市场属于竞争领域,那么最终只能以市场经济手段调节为主,政府的行政措施为辅。笔者认为,要抑制企业涨价冲动,关键是要通过国家政策降低企业自身的经营成本,政府让利于企业和消费者,而不是以行政手段逼迫企业不得涨价。一方面政府应当降低食用油企业的增值税等相关税收,减轻食用油企业的税负,以降低经营成本。另一方面政府对于包括食用油在内的民生必需品在物流运输中免除过桥费、过路费以及相关税费,降低物流成本,既可以降低食用油企业的经营成本,又能降低食用油流入市场的成本。实际上食用油等众多民生必需品中一个很大的成本就是物流成本,利润主要消耗在物流上,而且是通过收费方式流进了政府口袋。

总而言之,在食用油企业经营成本增加的大背景下,不降低食用油企业的经营成本,一味的禁止食用油涨价,既不科学,也行不通,更不合法,根本途径只能是国家让利于民,减少政府在食用油市场的获利比例。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