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当官帽成为金牌的“副产品”

www.fjnet.cn?2012-04-16 09:50? 朱少华?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中国羽毛球队前女双队员黄穗,此前在奥运冠军、世界冠军成群的中国体坛,并不是十分显著的运动员,但过去一周,因为她放弃了国内的副处级干部职位,突然出现在澳大利亚羽毛球队,一下子成了焦点人物。“黄穗事件”让一个特殊群体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他们就是“官员化”的中国优秀运动员,这其中不乏在领导岗位上做出成绩的成功典型,如邓亚萍、熊倪、谢军等,但身在其位不谋其职的也大有人在。(据4月15日中国青年报)

我们有读书改变命运的传统,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是对于我们的运动员来说可就是要改写了。因为对他们来说金牌里面不仅有“颜如玉”“黄金屋”,更有许多难得的“副产品”。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乌纱帽”。纵观这些冠军们的“副处级”,他们几乎都是拿到金牌享受各种奖励之后“副产品”。因为当事单位谁也会不承认这个官帽也是奖赏中的一项,但是人们都心知肚明,没有金牌就不可能有“副处级”。

正是因为这个官帽有奖赏的性质,许多运动员也都将此当成奖牌一样,到手之后就束之高阁了。运动员当官后几乎很少有去坐班的。甚至可以说那些单位把乌纱帽“奖赏”给金牌运动员,也就压根没有打算这些“副处级”们去上班。有人送有人要,更甚至在某种情况下不能不要、不敢不要。这完全是一种“两厢情愿”的事情。这也就是问题披露后为什么一些运动员遭人唾骂还倍感冤枉的原因。

运动员官员这种几乎等于公开的“吃空饷”,有体制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地方政府的一种追星心理在作怪。运动员夺金过后商家为了经济利益竞相追逐自不必说,各地政府部门为了博取个好名声,不仅争相献媚,塑像立碑,更是把包括乌纱帽、楼房别墅在内的种种优厚套件罗列出来,希望能把冠军们吸引到自己的地方上去。因为地方政府重奖运动员,不仅能提高地方知名度,更能体现重视体育运动的姿态,甚至有一种政绩意识。而对对地方政府来说能引进一名“金牌官员”可谓名利双收。

当官帽成了金牌的“副产品”并被奉送给运动员,这样的行为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也是对纳税人的极大不尊重,同时也更有损于政府的公信力。运动员夺得金牌为国争了光彩,应该嘉奖更应该和尊重。但所有这一切国家已经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奖赏得到了体现,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还要奖赏官帽,甚至以牺牲公众利益为代价再去“锦上添花”,这不仅与理相悖,更是一种极不严肃不负责任的行为。而像黄穗这样的运动员不仅能领情,反而“挂印封金”,这不仅是地方政府的尴尬,更是一种耻辱。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