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校车安全应从纸面驶进现实

www.fjnet.cn?2012-04-11 09:06? 李晓亮?来源:华西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校车条例,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终于正式公布了。这个条例的出台过程,曾夹杂了一些不堪回首的晦涩记忆。仅仅去年,有关校车事故的消息,就一再刺痛我们神经。尤其是甘肃正宁数十人伤亡的校车事故,让人再也无法安坐。

那辆核准载客9人的面包车,在发生事故时满满当当塞了几十个人。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黑校车成为农村学生逃不开的选择?一年中,到底有多少孩子在校车事故中离开这个世界,一年内类似悲剧又为何一再轮回,未曾止息?当然,这些问题的答案,让人不忍直视,却又不得不直面。

让人难忘的是,正宁校车事故发生时,正是“校车安全条例”对外公开征求意见之时。自此后,从中央到地方,对校车安全的重视程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温家宝总理就不止一次强调,一定要尽快出台制度保障校车安全。

如今,《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全文发布并正式施行。根据条例,高中生未纳入校车服务范围,而幼儿入园也以保障幼儿就近入园和由家长接送为原则。条例强调将对校车超员从重处罚。校车可在公交专用车道行驶,遇到拥堵可优先通行。

条例大部分内容,和去年底对外征求意见时基本一致。关于“校车司机须有3年以上驾龄、无酒驾记录”、“幼儿就近入园”、“校车优先通行,机动车不避让将被罚”等,其实都不算针对性的严苛要求,而只是一个文明法治社会的基本准则。

即便我们的校车安全条例姗姗来迟,即便包括校车事故在内的学生上学途中的遇险事故层出不穷,仍有网友在看完条例全文后,忧愤地表示,“校车条例实施后,实际上就是逼着民办学校和幼儿园退出教育市场”。因为,“民办学校本来经营就举步维艰,这样的规定只能让它们雪上加霜。”

当然,虽说配备完备的校车交通系统,确实会加剧办学成本,但这其实也是在弥补历史欠账。如果连最基本的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都保证不了,那么不管是公立还是民办学校,显然都是不合格的。而至于如何填平这块成本落差,显然还需要公共责任的兜底保障。

毕竟,就整体而言,教育投入此前一直不足。校车条例规定的应该配备校车而无此财力的所有学校,都应被纳入公共财政的扶持范畴。否则,一刀切的政策,也会遇到见招拆招的走样对策。比如,之前媒体就曾报道,河南汝州一些家庭作坊翻新的报废车辆,摇身一变就成了农村校车。

若为了迎检,偏远农村地区都强行配备如此“校车”,自然让人更为惊惧。校车条例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安全,而非地方的面子。关于校车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我们都不缺,缺的只是执行和责任。校车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联动,需要全社会合力。只有合乎安全条例的校车,才能真正保护孩子上学途中的安全,才能彻底终结校车之殇。为了悲剧不再轮回,校车安全到底如何从纸面驶进现实,答案不言而明。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