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监督公车被骂“管闲事”亟待意识“清醒”

www.fjnet.cn?2012-04-05 10:47? 陈谊军?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据4月3日《新快报》报道,昨日下午3时30分许,广州市民区伯在广州天河区银河园墓园附近监督公车私用情况,遭到数名乘客围攻,其中一名男子甚至向区伯吐口水。最后区伯只得报警,对方听闻报警后立即离开现场,目前警方正在调查中。

一个老伯,一颗公心,一腔热诚,没想到,引来的是一顿“口水”以及一场“围殴”。这到底是啥回事?依笔者看,这是“社会”之“病”,是“意识”之“病”,有那么一些人,实在很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

《论语学而》中,“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告诉我们的就是,谨慎的思考人生于天地之间的意义。看看老祖宗们都留下了些什么,在自身与先贤之间做一个对比,应效法先古圣贤。每个人都这样的去思考,人民的道德就自然敦厚了——“清明”时节,更应该对这样的问题深思。可惜的是,一个老人对公车的监督却引来了口水及“围殴”,这些人的“良知”去哪里了?这些人的“道德”去哪里了?他们的“病根”又当如何根除?

监督公车被骂“管闲事”亟待意识“清醒”。从事公务者,必以“公”为第一要务,要做到的是以公心为上,以公道正派为根本,以公正无私为基础,以公私分明为关键。唯有如此“意识”者,才能够更有效的履行公务,行事中不夹击个人感情,不以个人便利谋取“公家”之利益,也才能够一颗公心为民众做好“公事”,赢得公众的信服——反之,公权沦为私器,只为一己之私而处事,只为一己之私而用权,将民众监督置之度外,又岂会不惹起众怒,引发民怨?

监督公车被骂“管闲事”,是当今社会之一种“病态”。有这种“病”之人,还少乎?老伯慨叹,监督公车被骂“管闲事”,“这是我第三次因为监督公车私用被打了,政府应该保护监督人”等,诚当让我们反思如此“病状”,当拿出根治之勇气及决心。而当我们对于公家之事,公权之事,公众之事意识“清醒”之后,相信,“管闲事”之人会更多,公信力会更高,民众之福会更近。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