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落实4%的教育支出不轻松

www.fjnet.cn?2012-03-06 07:42? 于文军?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这意味着该目标自1993年提出以来我国有望首次实现这一承诺。(3月5日新华网)

教育是强国之本,在教育上的投入再多也不为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但由于我国GDP增长迅速、财政收入占GDP较低等多种原因,这一目标未能如期实现。这些年,财政收入不断创历史新高,我国的财政收入跃居全球第二,实现4%的教育投入目标,具备坚实基础。在2012年,实现4%的教育投入目标,值得期待。

按中央的要求,实现4%的教育投入目标,需要地方财政的配套。地方财政是否有这个积极性?这就要有硬性规定。地方财政做不到,不能稀里糊涂就算了,要严厉问责。

中央和地方财政的钱都到位了,还有个钱要怎么花效率才高的问题。

这钱不能撒“芝麻盐”,投入要有重点。我们在基础教育方面欠账太多,要向基础教育倾斜,尤其向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倾斜。高校来钱道多,不差钱,这些年不断“扩招”,财源滚滚,给它们钱,只能助长其花钱大手大脚的劣根性。而那些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校,经济拮据,有说不尽的“寒酸”。给它们钱,无疑于“雪中送炭”,避免各种悲剧的发生。总之,要投向薄弱环节,缩小强校与弱校之间的差距,改善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实现教育公平。

在现实生活中,教育投入经费被贪占挪用、被浪费的现象屡屡被曝光,令人痛心不已。为此,应建立健全教育投入经费的长效监管机制,严防教育投入经费被贪占挪用、被浪费。不妨考虑将教育投入经费的审批、使用和监管分开,相互制约。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