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医院"近亲繁殖"不能用"人事乱象"顶罪

www.fjnet.cn?2012-02-22 15:00? 潘福金?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丈夫是院长,妻子是会计,18人乡镇卫生院,院长一大家就占了8人……连日来,一篇网帖在乐山当地引发关注。华西都市报记者调查发现,网帖所指医院位于夹江县新场镇,该院人员结构与帖子所述一致。夹江县卫生局对此回应:该院人员结构系历史原因所致,目前已采取措施,逐步改变这一局面。(来源:人民网)

一家18人的卫生院,院长的七大姑八大姨分别在医院里谋职,把一所公立的乡镇医院变成了“私家卫生院”,而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却以“历史原因”为借口,视人事回避制度如无物,制造了这场漏洞百出的“人事乱象”。

从整个事件的表象来看,由于主管部门的监管缺失,才导演了这出医院“近亲繁殖”的“人事乱象”。但医院“近亲繁殖”真的只能归因于管理的“人事乱象”吗?难道就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了吗?

笔者春节回农村老家,由于孩子感冒到卫生院去看病,由于家乡偏远,卫生院也较小,十分冷清,地坝里长满了青苔。替孩子看病的医生是老熟人,在我们乡工作了几十年,我就是吃着他开的药长大的。借看病之机与老人家聊了几句,老院长讲,这个卫生院是实行农村医改后才恢复的,连医生、护士一共6人,自己是主治医生,儿子卫校毕业边上班、边进修正考什么资格证,儿媳是儿子的同学当护士,还有3人都是其他卫生院医生的子女,都是一些地方“Y”高职院的毕业生。由于乡常驻人口少,医院生意冷清,平时的工资只能盯着财政补助。正牌大学毕业生不愿来,有经验的医生调的调、走的走,只能找这些“二杆子”来凑个数、打下手。

从他的语气中,听出了无奈和悲怆。回到新闻中的“马家军”现象,我感觉在这出“人事乱象”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农村卫生体制改革,从上而下,一纸公文,给编制、给预算、给政策,就解决了乡镇卫生院成立的问题。编制有了,但没人愿来、无人想干的问题没解决;预算有了,但预算只够保运行、保吃饭,其他津贴还得与医院效益挂钩,况且还要挣因招不来“正规军”聘“土太医”补缺的临聘人员工资。

由此看来,夹江县新场镇卫生院的“近亲繁殖”,虽与管理的“人事乱象”相关,但更主要的原因可在于农村卫生体制改革深入不够,卫生体制管理触角缺位等诸多因素。

纠正一个乡甚至一个县卫生院的“近亲繁殖”并非难事,也许不出两天,夹江就会整改新场镇卫生院乃至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的“人事乱象”。但乡镇医院“近亲繁殖”绝不只是新场、只是夹江的“专利”,也还有许多“朱家军”、“马家军”生存在大江南北、乡村场镇。因此,不能让“人事乱象”为医院“近亲繁殖”顶罪,应从农村卫生医疗体制机制改革进行反思,彻底整改。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