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邻居你好”这份作业留得好

www.fjnet.cn?2012-01-19 19:32? 程绍德?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范叔叔,您好!”昨天,当外贸学院的大一学生柴杨阳带着一张新年卡片,鼓起勇气敲开邻居家大门的时候,对面的范先生先是一愣,很快便显得非常高兴,和小柴互道新年快乐。这其实是小柴的一份寒假作业——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刚放寒假,要求2500名大一学生都要向邻居道一声“您好”,给他们送上一张贺卡,或者一个小礼物,让邻里关系不再陌生。(1月19日《新闻晚报》)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则百姓亲睦”,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和谐乡邻民风的一种追求。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户与户之间的交流沟通却越来越少了。一座座坚固的钢筋水泥建筑、一扇扇冰冷的金属防盗门,隔断了邻里之间的真情,让本该熟悉的邻里变得陌生起来。同住一个单元,住户之间老死不相往来,谁也不知道谁姓甚名谁,见面也不打招呼,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邻里文化正被异化成“形同陌路”的尴尬。邻里关系的冷漠,不仅阻碍信息、情感的沟通,让居民产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也容易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矛盾和纠纷。

社区是由多个居民家庭组成的,而多个社区又组成一个城市,因此,没有和睦融洽的邻里关系,就没有安定幸福的社区,就没有文明和谐的城市。最近几年,不少社区都将社区建设和邻里关系建设相结合,创新方式探索新型文明邻里关系,不断推出邻里节、Q群、微博等邻里互动交流平台。只是,要想从根本上改变邻居之间形同陌路的尴尬,仅有社区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居民们的积极配合,主动打开心门消除相互之间的心灵隔膜。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2.5%的人表示愿意与邻居认识和交往,建立良好互助的关系。这充分说明,现代人并不是不需要和谐的邻里关系。既然如此,大家就应该自觉培养健康的社交心理,增强群体意识,树立邻居不是陌生人的观念,主动融入到相邻而居的人群中。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将目光聚焦到邻里之间和社区里弄,给大一学生布置“邻居你好”和“您辛苦了”两项作业,目的就是鼓励学生们用实际行动改善邻里关系,送上真挚的新年祝福,叩开邻居的心,串起邻里之情,主动求得邻里关系的良性互动,非常有意义。

另外,90后大学生是在全社会的关注和关爱中成长起来的,现在成年了,也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奉献社会,感恩社会。显然,“邻居你好”和“您辛苦了”两项作业,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关心邻居,关注需要帮助的人,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告诉社会“我们长大了”。当然,这对于他们社交、处世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