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未完成作业被打成脑震荡是教育之悲

www.fjnet.cn?2011-12-27 10:34? 刘凯玲?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12月22日,河北省赞皇县旭光小学9岁的学生小原(化名),因为没有完成英语老师留下的作业,被老师打耳光,医生诊断有脑震荡症状。据了解,小原是被叫到办公室后被打,在场的还有其他几名老师,都未加阻止。当天被打的还有另一名学生。12月25日记者从学校了解到,当事老师已被停职,如何处理还要等待警方调查出结果后才能确定。(12月26日《燕赵都市报》)

尽管老师有权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但是老师行使批评教育权决不意味着可以体罚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学校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言行。”

学生未完成作业,教师不反思学生是否听懂、学会,不反思作业量是否过大,不考虑寄宿学校8点半熄灯的实际,却把年仅9岁的孩子拉到办公室打耳光,而且被打的学生并非个别,在场的教师默默做看客,不阻止同事的暴力行为,导致孩子心灵、身体受到伤害。家长如何信任这样的老师,如何放心把孩子留在这样的学校?

教育法、教师法与教师师德规范对体罚学生早有规定。有的地区正在施行教师绩效工资与师德考核挂钩的管理办法。在现代文明社会里,仍有老师人用暴力手段“教训”不喑世事的儿童,令人发指。教师如此打孩子,无疑与素质教育宗旨、教师师德背道而驰。耳光打在孩子的脸上,疼在家长的心里,也深深刺痛了社会的良知。

教师体罚学生实际上是一种失败的教育行为。坦率地讲,淘气的、不会写作业的孩子,很难得到老师的喜欢。但是,“十个指头有长短”,正是因为有“小淘气”,才能考验教师得教育智慧与教育艺术,教好成绩差的孩子,是教师的工作职责所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只有对丑孩子的爱才是真正的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体罚学生的弊端显而易见。体罚学生不仅造成孩子脑震荡的后果,而且深深刺痛孩子的自尊心,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孤僻心理,甚至给孩子终生留下可怕的阴影,不利于他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句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生写不完作业的原因很多。比如,学生基础差,作业多,题目难,学习不认真,偷懒,等等。这绝不意味着学生无可救药,非得体罚不可。作为老师应该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多辅导,用温暖、真情去感染孩子,试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追寻孩子的心路历程。

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人心的今天,老师更应该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一切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让全体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而不能沿袭题海战术思维,更不能拿体罚当教育法宝,颠覆教师的职业道德。

尽管当事教师已被停职,但是,孩子的心理创伤一时半会愈合不了。而且,一些教师为何推崇违反教育规律、有悖师德,伤害孩子身心健康的“棍棒教育”。值得追问与反思。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