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大街乞讨的村干部触痛了谁的神经?

www.fjnet.cn?2011-12-27 07:19? 杨维兵?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12月20日,河南三门峡白家寨的村委会主任白彦民在郑州街头乞讨,称要借3万元为村民修路,并当场咬破手指写血书称肯定不贪污。该村书记称其乞讨是个人行为,而且其性格偏执,修路过程中的很多做法让其他干部很为难。(《新京报》2011年12月26日)

这是一个让人五味杂陈的故事,看完后,既心酸,又无奈。为了3万元修路款,一个五旬左右的堂堂男子汉在大街下跪;为了消除人们对官员贪污腐败的不信任,竞当场咬破手指写血书发誓。如果这名村主任是个人行为,或者是自封的“村主任”,那是另外一回事,但其是经过村民合法选举产生的,这样的行为就是一种组织行为,不管其出发点有多么正确,但是他的工作方式都不是很妥当。修路作为一个村的大事,是怎样规划的?资金来源如何?涉及的占地与青苗赔偿应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都不能凭一个人拍脑袋想干就干,至少应该召开一个村民代表大会,让村民真正参与到村级事务的决定与管理工作中。

可以看出,这名村主任修路的确是真心为村民服务,但这种“哗众取宠”的行为是不值得大力表扬和提倡的,它不仅对当地党委政府的形象是一种伤害,而且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修路款短缺问题。我们可以理解其所作所为,我们也可以大张旗鼓的骂贪官污吏,但就这件事,我们还是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虽然现在党员干部队伍的确存在极个别违法违纪的害群之马,但绝大部分党员干部是好人,他们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做出了很多实实在在的贡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穿”。村干部乞讨事件也曝露出一些地方在真心为民办实事方面还存在差距,还应该更深入的把党和国家对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当前,很多地方的农村基层工作都不好做,部分群众对村干部不信任、不理解、不支持,存在着“土地到户不靠你,大小事情不怕你,有了问题就找你,不来解决就骂你,你来硬的就告你”的依赖思想。由于这些原因,许多村干部在工作时放不开手脚,有畏惧心理。同时,村干部的待遇普遍偏低,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村级班子留不住人才(有知识的青年人都外出务工挣现钱了,剩下的大部分是老弱病残),这都是目前农村工作中很具体的,急待解决的,又很不好解决的问题。村委会主任大街乞讨,正是农村基层工作的真实写照:一方面是村民与有良知村干部的无奈,另一方面是众多的工作程序与“社会潜规则”;一方面是农村领头人奇缺,另一方面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急需提高。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任重而道远!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