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怎么看待年终奖晒出“羡慕嫉妒恨”

www.fjnet.cn?2011-12-23 08:32? 李  记?来源:武汉晚报 我来说两句

年关将至,年终奖又成为网上热聊的话题,各种数字满天飞,多得让人羡慕嫉妒恨者有之,少得让人心生同情者亦不少。梳理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数据不难发现,对年终奖影响最大的仍是劳动者从事的行业,学历、社会地位或职务高低影响相对较小。记者调查发现,大学教授不如银行新人、公务员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现象,司空见惯。(12月22日中国新闻网)

一般来说,“年终奖分配中,金融、证券、电力、通信、地产、能源等行业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在企业性质上,外企、国企、民营企业的年终奖差别也不小”,这样的总结,大体上比较靠谱。在利润多多的行业企业辛苦工作了一年,年终拿个大红包,也是应该的。

但总有那么一些年终奖让人感觉有点不舒服。比切说一些国企,前几天还在说巨亏,这几天便开始大把大把地给高管和员工们发年终奖,普通公众自然看不过眼。因为在成本和利润还是一笔糊涂账的情况下,巨亏多半是这些国企的自说自话———这边要来了巨额的补贴,或者是刚刚涨完价,那边便把这笔钱的一部分用福利、年终奖的方式装进腰包,我们自然会问,“凭什么呀”?

再比切说,同是劳动者,公务员当然也有享受年终奖的权利,只是,这个群体的年终奖即便不能做到透明,起码应该“显性”。但正切报道所说的那样,公务员的年终奖发放,不仅存在着地区间差异、单位间差异、级别间差异,甚至在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之间,也会呈现差别。“财税等部门会多一些,像侨联、老干局等冷衙门就少得多”,为什么呢?在常态的绩效考核差别之外,很可能的原因是,存在着许多大小不一的小金库。

说这些似乎有点“不合时宜”,因为年终奖原本是个很欢乐的话题:你说说,我听听,唏嘘一番,感叹一下,这个元旦和春节也就过去了。年终奖这些“羡慕嫉妒恨”之外的话题,事实上我们在关注贫富差距、关注三公开支等问题时,说过了很多遍,再说一遍不过是“旧事重提”。“唠叨”的Q的更多是怀有期望:等到国企成本利润透明的时候,等到财产申报落地的时候,再说年终奖的话题,我们也许会心理平衡很多———单位有好坏,能力有大小,你拿的多我祝福你,来年我更努力便是。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