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救赎“拜神”学生应先救赎“迷信”教育

www.fjnet.cn?2011-12-18 20:20? 潘福金?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为求大考考个好成绩,文科生拜孔子,理科生拜科学家——喜欢物理的就拜爱因斯坦、喜欢生物的就拜达尔文……在雕像前有初中生上供馒头、鸡蛋、牛奶,苹果,甚至还有一两元零钱。(12月15日《成都晚报》)

学生在参加大考前,正是冲刺准备的紧张时期、关键时刻,按常理应该认真疏理所学知识、重点巩固薄弱环节、反复调整心理适应、主动减压理性应对,这期间问老师、看书本、忙复习的才是第一要务,可新闻中的学生们却把宝贵时间浪费在“拜大神”这些迷信活动上,有些本末倒置、南辕北辙之嫌。

“迷信”是社会各个阶层在遭遇难以抗拒的残酷现实或者难以解释的一些现象,产生的自我安慰,是一种自我的错误的精神治疗方法,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愿意去不敢去正视它,但是这时所产生的精神上的暂时安慰或者寄托却也可以使人在心里上得到慰藉、平衡。

学生备考不求书本求鬼神、不拜老师拜大神,大搞“求菩萨保佑”的迷信活动,他们到底遭遇了什么样的难以抗拒的残酷现实,到底遇到了什么样的难以解释的社会现象?这才是每个家长、教育部门和整个社会应该反思的问题。

与其说是学生考前搞迷信,还不如说是学生被家长逼着去搞迷信、被教育赶去信迷信、被社会推着去粉迷信。因为,作为新时代的孩子,他们的信息来源广泛、知识积累丰富,也许平时对迷信之类的活动不屑一顾,甚至十分反感、经常抵触,但为什么一到了要上考场之际,在他们的头脑中就产生了搞迷信的冲动、选择了拜大神的行为?除了用为了谋取一时的心理慰藉和平衡来解释外,可能暂时还无它解。

说穿了,学生考前“拜大神”,都是教育“迷信”应试惹的祸。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还未走“应试教育”的怪圈,这种教育以考试、分数作为学生标准,扭曲了考试的功能,考试不是为了检测和反馈,服务于教学。相反考试成了教学的目的,教学只是为了考试,是为了评分排列等,考试的功能和作用被严重局限了,这种本末倒置的状况,促使考前各种补习班、提高班泛滥,促使迷信风、作弊风泛滥。在“一考定终身”指挥棒的牵引,无论平时成绩好坏,家长和学生都想“手抓一根救命稻草”,于是乎出现了新闻开头的一幕。

因此,迷信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如果不打破、不清除,学生“拜大神”也许还只是“小儿科”,学生被考试逼疯、逼傻,逼得离家出走、跳楼自杀的血腥场面也许永远不会绝迹。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