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征集地沟油检测方法”进入“眼球疲劳”阶段

www.fjnet.cn?2011-12-15 17:42? 柏文学?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卫生部网站12月13日发出通知组织开展“地沟油”检测方法研究与论证工作,并向社会征集检测方法。其发言人表示,此前征集到的5种地沟油检测方法特异性不强,有关部门将再向社会公开征集方法。此次征集将于12月31日结束。(新京报12月14日)

老百姓“被地沟油”始于何年何月何日,或许地老天荒,可能无从考查。从坊间传闻“地沟油”到南方报纸披露“地沟油”产业链,从有专家估计每年返回餐桌地沟油300万吨到有专家不相信地沟油返回餐桌,从全国开查地沟油但地方执行部门相互推诿到武汉市食安委宣布该市没发现一起地沟油流入餐桌案件,从9月公安部公布破获跨省地沟油大案到10月卫生部透露、再到12月13日宣布征集到的5种地沟油检测方法无效将再向社会公开征集方法,从坊间舆情的表现看,似乎开始进入大众“眼球疲劳”阶段。

12月13日晚上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公安部已破获60个地沟油制作窝点,并表示保持高压态势,直至地沟油销声匿迹。其实人们明白,正如人不能总是处于亢奋状态一样,公安力量也不足以长期对地沟油单一事项保持高压态势。查,总是要查的,但是拉网式专项大排查只能是阶段性的。因此检测方法肯定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检测方法也不是治理地沟油的充分手段,因为矛盾运动永无休止,矛(检测方法)发展了,盾(规避检测的方法)必然也在发展。而且,检测本身只是抽检甚至送检,更是非常不充分。

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把地沟油引向生物燃油,乃是地沟油不可或缺的治本之道。这需要科技攻关,需要科技生产力,需要科技专家们给力,需要国家设立专项基金予以立项招标,需要国家或社会进行风险投资予以支持。说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卫生部一而再、再而三向社会征集检测方法,是有偿征集还是无偿征集?有偿征集的话,标的是多少?怎么定的?无偿征集的话,道理在哪里?研究“地沟油”检测方法,难道不需要资金投入吗?或者我们是否有盖茨巴菲特型社会公益基金愿意为此无偿投入?

或许,正因为卫生部是无偿向社会征集检测方法,所以刹羽而归,至今没有征集到有效方法。令人焦虑的是,12月31日立马降至,如果届时依然没能(这是十分可能的)征集到有效的地沟油检测方法,下一步怎么办?再说了,即使现在征集到有效的检测方法,不多久后又失效了,难道再进入反复征集的循环阶段?目前似乎只有公安部在发力,卫生部在发声,科技条线仿佛没有动静,这不是很正常的状况。据说去年中国发表的论文数量是世界第一名,可是这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难题,进入论文视野没?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