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消协就应挺直腰杆去维权

www.fjnet.cn?2011-12-14 08:10? 叶祝颐?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很多消费者常发现手机被莫名其妙地扣费,一查才知道被运营商擅自开通了增值服务。12月12日,北京、上海、香港等21城市消协(消委会、消保委)对移动、联通、电信三大通信运营商的三大霸王行为集体公开点评,特别指出擅自扣费“无异于明抢暗盗”。(12月13日《新京报》)

向全国人大发《建议函》,呼吁明确消费者组织代表不特定多数消费者进行公益诉讼的权利和主体资格。对三大通信运营商的霸王行为集体公开点评,指出擅自扣费“无异于明抢暗盗”。21城市消协扎堆争取公益诉讼权利,为消费者维权,对消费霸王条款挑战,相关行动夺人眼球,也体现了消协职能的归位。消费者被欺负、被忽悠,消费者的娘家人——消协如果不发声,不仅商家会拿消协当“病猫”,消费者也会拿消协当“鸡肋”。问题是,擅自扣费被指“明抢暗盗”以后,三大通信运营商就会收敛吸金大法吗?

现实消费生活中,不仅通信运营商有霸王条款,商家欺负消费者的潜规则数不胜数。 “旅行社强制购物”、“机票超售无赔偿”、“谢绝自带酒水”、“12点退房”都已经成了所在消费领域的潜规则。而且多数潜规则对消费者不利,侵犯了消费者权利。尽管舆论诟病不断,但是酒水暴利、开瓶费等潜规则一直没有打破。

在我看来,消协不仅要晾晒消费潜规则,点评商家的霸王条款,而且要积极为消费者维权,改写消费霸王条款,让消费者维权天天都是“3.15”。虽然《消法》已经颁布多年,但是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消费者在商家面前并没有话语权。而消协作为消费者的娘家人,也处境尴尬,消协虽然一般设立在工商局内,但它不像工商局那样拥有行政执法权与行政处罚权。因此,消协的职能多体现在开展消费知识宣传,为消费者提供信息咨询等方面。即使有消费者求助消协,消协对商家违规经营潜规则也往往停留在组织调解、提请媒体曝光的层面,对违规商家的约束作用有限。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消法》没有被商家信仰,消费者遭遇商家潜规则忽悠,消协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仅消费者不满意,职能被潜规则架空的消协自身也感到“英雄气短”,于是乎,消协正在逐步演变为一个鸡肋式的组织。即使消费者权利受到侵害,无奈娘家人底气不足,他们往往只能跟侵权者“单打独斗”,但无论是精力上,还是经济上,个体维权成本高昂,消费者往往无法承受,所以,面对商家的经营潜规则,选择忍气吞声、保持沉默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

从这个意义上讲,消协争取公益诉讼权利,集体点评商家霸王条款,朝角色归位,履行维权职能迈出了步伐。消协一方面要提醒商家尊重消费者权益,主动检视霸王条款与消费潜规则;另一方面要提醒消费者主动维权。如果中消协、地方消协组织都能挺直腰杆,较真消费潜规则,炮轰霸王条款,把为消费者维权当成自己的本分工作,通过公益诉讼为消费者群体维权,改变消费者个体力量单薄的被动局面。不仅可以唤醒消费者的权利意识,感受到消协的真实存在。违规商家的霸王底气也会收敛几分。对改善消费大环境也有好处,还可为《消法》修改、完善,积累立法素材与经验。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