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老味道”的去留,交给市场来抉择

www.fjnet.cn?2011-12-02 10:57? 郭杨阳?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连日来,福州津泰路上关门的“李卿包点店”,不断受到网友关注。“又一家传统老店消失了”,网友在表达可惜的同时,更多了一份对传统老店的怀念之情。“福州的老味道难道就都要消失吗?”不少读者感慨万千。经过记者调查后发现:福州“老味道”处于冰火两重天境地,有的消失有的则生意兴隆。(12月1日《海峡都市报》)

所谓“老味道”,指传承了几代人,或者有百年历史的地方特色食品。相信,在不少城市,都会有这样的特色。同时,许多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是伴随着这些“老味道”长大。因此,对于“老味道”的消失才会感慨,留恋。但是,并不能就因此将留住老味道的希望寄托在政府扶持、申遗上,说到底,“老味道”还需要自己去经受市场、时间的考验。

一方面,政府扶持可以保护到“老味道”一时,保护不了其一世。因为,随着一些新型食品品牌的不断摸索,适应市场的发展,假以时日,它们也可能成长为“老味道”。而政府资源,保护、扶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的,又怎能提供全方位的庇护?再说,满地“老味道”也实在不现实。

更重要的,适应时代,以及民众口味的变化,也是“老味道”的应有之意。这些“老味道”食品为什么珍贵?经久不衰恐怕是其最大的亮点。因为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老字号们经受住了岁月、市场的考验,所以才能历久弥香,如果现在需要政府来扶持,难道不会变味?“鼎日有”肉松划归国有后慢慢“变味”,直到退出市场就是很好的一个例证。

因此,这些“老味道”的去与留,还是要交给市场和时间,要看其本身的适应、生存能力,保护不是其长久之计。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