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楼市调控要为限购令退出创造条件

www.fjnet.cn?2011-11-24 08:58? 周俊生?来源:南方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关于限购令的每一则消息,都在牵动着中国房地产市场敏感的神经。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最近,成都市房管局召集当地多家开发商座谈,并在会上宣布,当地政府准备仅在房产证登记发放时核查购房人资格,而原来执行的网上签约时就对购房人进行的资格审核,转交由开发商和房产中介执行。但是,这一项关于购房资格审查的新政仅仅实行了一周,目前又已停止执行。

在房价刚刚出现拐点的微妙时刻,地方政府出现任何放松限购令的举动,都会淹没在舆论的口水中,也为中央政府所不允许。很显然,如果成都的这条新政能够坚持下去,那么,限购令在成都就将逐渐演变为一纸空文,因为常识告诉我们,将资格审核权交给开发商和房产中介,期望他们像政府行政机关一样放弃利益追求将购房人挡在门外,无异于戏台上的走过场,当大量不符合购房资格的购房者来到政府的房产登记机关时,生米已煮成了熟饭,房产登记机关基本上也就可以顺水推舟了,而在这背后,则无疑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基于利益共谋达成的“潜规则”。

但是,从成都昙花一现的限购政策变动,我们却可以看出,在未来的楼市调控中,限购令的执行已越来越困难。限购令最直接的效果,是使原来活跃于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投机力量被基本清除出场,市场的供求关系很快出现了变化,促使“买方市场”渐渐形成。投资投机力量财大气粗,再高的房价对他们来说也不在话下,因而成为开发商最欢迎的对象,房地产市场也在这股势力的主导下,成为一个投资投机市场。这股重要力量消失以后,以居住为购房目的的所谓“刚性需求”成为市场的主要力量,但他们资金并不宽裕,加之对调控政策之下房价的长期下降产生了越来越高的预期,因而入市意愿并不积极。这直接导致楼市出现了价跌量缩的情况,不仅对开发商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事实上也使一直对房地产经济有依赖的地方政府焦灼不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限购令在今年初由国务院全面部署以后,我们经常能够听到一些地方传出希望弹性执行的声音,甚至出现一些偷梁换柱的举动,只是大都很短命,此次成都方面能将悄然变动的限购政策坚持一周,算是更进了一步。

很显然,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限购令的退出是不可能的。一旦这一刚性政策取消,那么,现在受到全面遏制的投资投机势力马上会卷土重来,刚刚出现拐点的房价将出现强烈反弹,其上涨势头甚至可能超过限购令实施之前。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限购令毕竟是政府直接进入市场进行干预的一种行政手段,它固然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却也使政府更深地陷入了具体的经济事务之中,因此从长远看,这个政策迟早必须退出。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