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中职教育免费后仍需解决吸引力难题

www.fjnet.cn?2011-11-09 08:45? 熊丙奇?来源:东方早报 我来说两句

教育部等国家九部委在西安召开的全国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透露,将尽快把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及以上职业教育。(《西安晚报》11月8日)

面向所有农村生推出中职免费政策,体现了国家发展中职教育的决心,但是,客观而言,当前影响中职教育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不是学费,而是中职教育的质量和地位问题。

早在2009年之前,一些地方的中职学校,就已经以免学费、给生活费以及包工作来招揽生源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学校并非为学生着想,而是谋划着“如意算盘”——以免费名义,招来更多学生,学生进校不久,就以“顶岗实习”名义派往工厂劳动。表面上看,中职校确实兑现承诺,免了学费,找了工作,还发放给学生一定的生活费,可是,实情却是,学校不但将每个学生的国家中职助学金(每人每年1500元)据为己有,还收取劳务输出管理费,并克扣工厂企业给学生的工资。这样的中职校,就成为劳务中介;中职学生,一入校就被当成廉价的劳动力,填补一些地方出现的民工荒,所谓的“顶岗实习”,做的就是一些简单的不需要多少技术的劳动。

针对一些中职校的违规做法,教育部门曾经发文,严禁组织一年级的中职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要求中职学校坚持“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三段式”教学,可是,违规组织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今年初,有媒体报道,广州市一家规模较大的世界500强企业的子公司,使用实习生多达1200多名,人数竟超过了正式员工。实习生每月高负荷加班上百个小时。据调查,一些企业在用工短缺时滥用实习生的情况并非罕见。

毫无疑问,这样的中职办学,已经偏离了国家发展中职教育的方向,不但没有给中职学生以高质量的中职教育,反而侵犯中职学生的基本权益,导致中职教育在一路优惠政策之下,形象不增反降。

目前,我国中职教育规模已经达到在校生2238.50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7.78%。虽然职高已占高中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在不少地方,包括中职教师和学生在内,对中职教育的认同度都比较低,中职的地位还远低于普高,是普高落榜者才选择接受的教育,放弃普高,尤其是重点高中,而选择中职的实属极个别。相对普高来说,中职学生未来的成才路要狭窄得多,升大学的机会受限,在存在学历歧视的就业环境中,更难获得与高学历者平等的竞争机会。为此,近年来,一些地方的中职竟然办起了普高,所谓职高“普高化”。这值得引起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

我国中职发展已经度过了规模快速增长时期,眼下应狠抓质量建设。毋庸置疑,在中职快速发展过程中,师资力量建设、实验实训条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监控,都存在问题,不时曝出的中职学生丑闻,也令社会对中职的学校管理极不放心。中职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这些问题,重视办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即便免学费,中职也难吸引外出打工的初中毕业生——与其花三年时间没有接受到任何教育,三年之后还是打工,还不如直接就去打工挣钱。与此同时,从给每个受教育者创造多元的成才路径出发,我国必须取消存在于教育和就业中的各种歧视性政策,促进各类教育平等发展和公平就业,这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地位,增强其吸引力。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