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打击拐卖儿童犯罪先堵户口

www.fjnet.cn?2011-10-27 22:14? 西北望?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188比分直播:省永安市人民法院近日公开审理了一起“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犯罪案件。两名被告人买卖的不是炙手可热的营业执照、驾驶证等,而是由卫生部门免费发放的《出生医学证明》。这些从卫生机构流出的正规证明在黑市上从一文不值炒至1.3万元一张,用来给违法收养或被拐儿童上户口。(27日《法制日报》)

要不是在短短的一两个月内,已经有3对永安当地农村夫妻拿着千里之外的河南省信阳市妇幼保健院开具的《出生医学证明》前来上户口,也许永安市公安局还不会破获这一倒卖《出生医学证明》的犯罪团伙。由于《出生医学证明》的最初提供者仍然在逃,信阳市妇幼保健院究竟流出了多少出生证明目前还是个谜,有多少被违法收养或被拐儿童被用这样的出生医学证明给“洗白”也无法统计。

更让人担心的是,除了信阳市妇幼保健院,其他医院是否也存在类似的出生证明遗失情况,给公安机关的打拐工作制造障碍,让被拐儿童得以被“合法收养”?这一漏洞必须补上,一方面卫生部门和医院要加强管理,别在无意间成为人贩子的帮凶;另一方面《出生医学证明》也应该进行全国联网,防止造假或虚开同时也便于日后追责。

被拐卖来的孩子终究是要上户口的,否则无论其今后是上学还是外出打工,都寸步难行,可通过合法途径显然是不可能给他们上户口的。但很多被拐儿童直至成年,都没有因户口问题遇到麻烦,其养父母究竟是买通了村干部、民警还是购买了假《出生医学证明》值得有关部门深思。此案也从一个侧面提醒公安部门,打拐的同时必须把好上户口这道关卡,防止买卖来的儿童被“洗白”。对协助人贩或买卖儿童者上户口的村干部、民警也应当依法严惩,彻底堵住这个口子。

一旦花钱买来的孩子上不了户口,又随时可能因此受到法律制裁,拐卖儿童的“市场需求” 就会大大降低,有助于彻底消除这一丑恶现象。打拐是个系统工程,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惩罪犯,其他部门也不能拖后腿。管住出生证,就是卫生部门为打拐作的最大贡献。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