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红校服绿领巾,教育咋戴上了“有色镜”

www.fjnet.cn?2011-10-27 16:43? 匐茎?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继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给调皮、学习不好的学生戴绿领巾事件之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二十四中让优秀学生穿印有“包24中优秀生”大字的红校服,引起舆论一片哗然。(来源:10月27日《中国青年报》)

在心理学者眼中,孩子是绝对的弱者,每个成年人都有保护儿童的义务,遑论学校!如今,学生在社会上受伤害几乎是无可避免的,学校理应成为学生的“避风港”、“阳光场”,可以有些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却戴上“有色镜”,用红、绿等颜色给优生、差生注上鲜明的色彩,让优生“鹤立鸡群”,使差生“独树一帜”,无论出发点如何,但这种侵犯人权、伤害自尊的做法应该坚决杜绝。

相对成人而言,学生比大人们更易自轻自贱、痛苦恐惧和悲观伤感,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远未能及复杂诡秘的成人世界。用鲜明的颜色来区分学生的优差,是一种杀鸡取卵的愚蠢行为,让优生穿“红校服”,将使优生们从小产生优越感和贵族感,产生“踩着他人进步”的快感,不利于他们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锤炼和打磨;给差生戴“绿领巾”,可能使他们产生“低人一等”、“破罐破摔”的想法,主动远离优秀,自觉以群分类,更有甚至会产生仇视优秀、打击优秀的极端想法,极不利于他们心灵的健康成长。

在这个缤纷复杂的社会,我们成年人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的有些举措总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学校是塑造孩子心灵的摇篮,教师是孩子灵魂的工程师,“教育,真的不简单”,作为教师,你们可以把孩子们赶进教室,可以提着嗓门拉住孩子们的注意力,也可以瞪着眼睛监视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更可以用色彩区别学生的优差,但你未必能留住孩子们的心!因此真正的教育应能抓住孩子的心!孩子的心灵是最脆弱的器官,别让你们无意的行动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正如《中国青年报》所述的那样,用色彩区别学生的优差是一种教育“冷暴力”,是对学生的“精神惩罚”,是人为给学生设置心理障碍,根源在于我们的教育缺乏对孩子权利的认识与尊重。

教育系统有句行话:“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优生”们的成功需要赞扬和鼓励,但“差生”们的成长更需要关怀和呵护。“差生”成才的案例比比皆是,大科学家爱迪生当年也是一名“差生”,被学校劝退,在母亲培养下成才;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也曾是一名“愚顽不化”的“差生”,成绩在班里排倒数第一,后来遇到了对他不抱成见的恩师陈玉峰才浪子回头,爆发出对学习的热情,终于成为一代宗师。因此, 要激励“优生”、挽救“差生”,必先取缔教育“冷暴力”和教育“有色镜”,拿应试教育体制“开刀”,矫正教育方法。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