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海口环卫系统家族式腐败如何破解?

www.fjnet.cn?2011-10-21 14:57? 毛开云?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10年时间内,将招聘环卫工人的指标分配给队长、段长,向聘用环卫工人索取“指标费”,逐步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敛财模式。这是一起发生在海口市环卫系统的腐败窝案。日前,海口市龙华区环卫局原局长林亚福被海口市中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零6个月。(10月21日新华网)

腐败分子挥霍国家财产,受损的是全国人民,尽管有的数额巨大,但摊在纳税人的身上,每个纳税人还算承受得起。然而,林亚福敛财目标集中在龙华区环卫局环卫工人身上,而且将“指标费”层层分配给各队长、段长的金字塔式敛财,环卫工人肯定吃不消。报道称,环卫工人每月工资仅800多元,而被迫“上缴”林亚福的“好处费”相当于环卫工人3年多的工资总和。林亚福真是毒辣!

工资这么低,又要“上缴”这么多“好处费”,为啥还有人拼命要当环卫工人?原来,通过送“指标费”当上环卫工人的,大都冲着政府为其缴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5项保险而来。林亚福正是抓住这一点,在长达近10年时间里,对收入不高的社会弱势群体实施了雁过拔毛的敛财计划。这完全是对环卫工人的亵渎,林亚福哪里还有一点官德,甚至连起码的人性也消失殆尽。

林亚福敛财,方式还很特别——收钱时,怕工人日后反悔,一一拍下照片。哪想到这些成为检方指控其犯罪的有力罪证,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更为荒唐的是,林亚福利用“指标费”冲抵的方式,为自家购买墓地,真是无耻到了极点!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林亚福在海口市环卫系统一向“口碑不错”,“做人低调”、“敢闯敢干”,先后被授予20多个先进称号。正是这些表面上绚丽夺目的政绩,掩盖了林亚福在阴暗角落里的腐败勾当。像林亚福这样的“两面干部”在官场并不少,但林亚福的确显得非常 “突出”。

一个有着32年党龄、38年工龄的干部,在近10年时间里大肆收受生活困难群体的好处费,最终落得身陷囹圄的下场。造成林亚福的悲剧,当然首先是林亚福自身出了问题,但有关问题不得不令人深思。第一,在工作成绩的光鲜外表下,如何对干部进行全面考察。第二,“一把手”在任期间独揽大权,在用人上“一言堂、一支笔”,如何将党风廉政制度落到实处。尤其是如何对专业性部门腐败问题进行防范,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环保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局外人很难了解,外部监督难以有效实施。内部监督机制虽然存在,但如果不健全或监督不到位,监督完全形同虚设。特别可怕的是,环卫局大部分段长、队长都是林亚福自己的亲戚、朋友,形成了一种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段长—队长—局长”长期相互勾结,形成非法受贿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反腐败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当前最大的危险在腐败。监督监督再监督,无疑是反腐败的利器。在重要部门实行权力合理配置和监督,对过度集中的权力要采取分权原则,只要加强相互之间的监督和制约,才能有效预防腐败的发生,特别是家族式的腐败!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