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海归子女升学加分是超国民待遇

www.fjnet.cn?2011-10-21 07:18? 叶祝颐?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工资从优,居住优先,职称评定靠前,子女升学加分,买辆小汽车都可以免税……10月19日广州市鼓励留学人员来穗工作规定(修订稿)》的草案在广州市法制办官方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对“海归”的优惠政策都是“真金白银”的实惠。(10月20日《南方都市报》)

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留学人员超过127万人。1978年到2010年底,中国有63万名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回国创业发展的留学生越来越多,他们给改革开放事业带来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令人期待。为了吸引更多“海归”回国创业,地方政府给海归人员提供优惠政策本身无可厚非,也是必要的。但是优惠条件不能违背社会公平,伤害民众的感情,更不能变成超国民待遇。

河南沁阳吸引投资商的“超国民待遇”土政策被曝光以后,国务院法制办曾介入调查,政府发给大客商的“荣誉市民证”被收回,“超国民待遇”被矫正。虽说吸引留学人员归国与招商引资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不管哪一种类型的“吸引”都要以社会公平公正为底线。 原人事部等部委印发的《关于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也只是说海归“在购买住房、子女入学入托及就业等方面享受当地居民待遇”,政府岂能授予海归超国民待遇?

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海归子女中考加分10分投档和录取”,政府不会损失什么,但是升学考试本身就是一场残酷的竞争,一分之差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前途与命运。民众一直对教育公平充满期待,对不公平的教育现象早有微词。正如有市民所言:“海归的孩子要照顾,必然有普通市民的孩子被牺牲。”海归子女享受升学特权,难道百姓家的孩子活该忍受教育不公?这势必会加深民众对教育公平的怀疑空间,不利于和谐教育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对海归子女中考加分,就是对普通民众子女升学权利的剥夺的,对公共资源的蚕食,这不仅影响到民众情绪,更会损害教育公平与政府形象。对那些真正遵纪守法、道德修养高的留学人员来说,可能会对超国民待遇“不以为荣,反以为耻”。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