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博物馆办婚礼,公共利益成嫁妆

www.fjnet.cn?2011-10-18 11:31? 高亚洲?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10月15日,有市民爆料称,中国国家博物馆5楼正在举办私人婚礼。国博相关工作人员证实,称博物馆5层专门用于开设宴会,租用场地费用是25万元,服务费另算。国家博物馆称,举办婚礼的新人是博物馆内部职工,不存在市场操作的费用问题。(新京报,10月16日)

前有故宫变身高档会所,现有博物馆成婚礼现场,曾经见证历史变迁、洗尽岁月铅华的国家文物重地竟成为现世庸俗和奢侈的觊觎之物。故宫内开会所,据说是为迎合有钱人面子上的意淫。几个月前,一经曝光,让久居深宫大院内的“故宫人”惹了一身的“骚”,各种补救都无济于事,社会形象大打折扣,由此对国家文物的保护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几个月后,竟有曝出国家博物馆成私人婚礼现场,本是“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为何博物馆还要如此胆大呢?

对于博物馆何以变成婚礼举办地,“博物馆人”却有两种说法,据一些工作人员说这租金诱人,一场下来,能让博物馆进账25万,是只赚不亏的好生意,另一说来自博物馆某负责人,说这是内部员工的婚礼,只是提供场地,不存在市场化操作。

到底是市场化操作的租赁,还是内部员工的福利,尚有待查明。不过这“负责人”与“普通工作人员”的觉悟倒是高低立显,打出租金牌,那还是落入迎合有钱人的窠臼,故宫的教训摆在那,要是真是这样,博物馆那还不是重蹈覆辙,这位负责人说是内部员工婚礼。一来避嫌故宫之前的丑闻,二来体现对员工的体恤,温情得让人“内流满面”。

不出意外,接下来的回应可能是:说博物院曾用于宴会租赁的工作人员是临时工,说了不算,以领导的说法为准。我们也姑且相信这举办婚礼的新人是内部员工,不存在市场化操作的问题,但还是会让人心生疑窦:一者,假设这算是一种“福利”,是不是所有内部职工都能坐享如此“福利”呢?还是某些特定职工才有份呢?二者,从博物院的属性看,即便是为内部员工提供婚礼现场,有是否合情合理合法呢?

毋庸置疑,这是违规违法的。博物馆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社会属性是对历史记忆的保护,是方便社会公众了解历史的公共产品。如此看来,在博物馆辟出一些空间,用于员工福利,这是赤裸裸地将公共利益当嫁妆的做法,那就是对公共产品的吞噬;更何况,这种公器私用可能造成对博物馆的损害,这绝非员工福利所能搪塞的。

此丑闻的悲剧之处,还不在于公器私用,更在于博物馆负责人对公共利益成嫁妆的公器私用的”严重”认同。为何在负责人看来,因为是为内部员工服务,便是合情合理呢?这正是对全民所有属性认知上的偏差,掌握此次公共产品的领导者,在产权未有明晰界定的情况下,把自己或是内部员工置于主人翁位置,完全忽略了全民所有的边界。这也是在国企改革中,大量国有资产出现流失的一个原因之一。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