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警惕住院费下降后的“报复性上涨”
www.fjnet.cn?2011-10-14 10:58? 张遇哲?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10月12日,卫生部公布今年上半年我国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费用控制情况。结果显示,公立医院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7101.8元,同比下降0.1%。这是门诊和住院费用在持续4年每年上涨5%之后,5年来首次下降。(10月13日《北京晨报》)

在看病贵成为民生痛点的当下,住院费的下降自然会触动公众的敏感神经。然而,与7000多元的庞大基数相比,0.1%的降幅实在显得可怜,除了制造些眼球效应外,老百姓恐难有实质性的受益。如果放在住院费25年增长116倍的宏大叙事背景下,半年下降0.1%更不过是历史长河里的一个小小浪花。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看病费用也步油价的后尘,陷入“涨多跌少”的怪圈。犹记得,2006年全国住院病人人均住院费用为人民币3383.5元,比上年减少39元,首次出现负增长。卫生部特意在卫生政务通报中“报喜”,称医药费用过快上涨势头得到遏制,患者负担有所减轻。然而,这次下降非但没有成为缓解看病贵的拐点,反而引发了一轮的“报复性上涨”。2007年住院病人人均住院费用4874.8元,比上年猛增355.9元。随后四年间,门诊和住院费用以每年上涨5%的速度接连拉出几条“长阳线”,除了一举收复“失地”外,更是不断创出新高。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医改这么多年,看病费用偶有小小的降幅,使你觉得希望就在前方,然后便以更为猛烈的涨幅,让你从梦境跌回现实。更为神奇的是,与油价被舆论揪住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小辫儿相比,住院费的“涨多跌少”就从容的多了。无论哪种情形,卫生部的官员们都能自圆其说。微降可以表功,“医院费用控制初见效果”;暴涨能够推责,“物价上涨导致运行成本增加”。如今报告“5年来首次下降”的喜讯时,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也不忘埋下伏笔:“由于受物价、医疗技术服务价格等因素影响,今年下半年医药费仍有可能上涨。”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