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工资增幅跑输CPI”呼唤联动机制
www.fjnet.cn?2011-09-29 10:37? 张遇哲?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仕邦人力资源研究院发布的“新华经参仕邦人力资源指数”透露,在被调查的15个城市和四个重点行业中,虽然多数城市工资总额在提升,但是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上多数地方工资呈下降态势。数据显示,与2010年6月比,2011年6月的实际工资下降了5%。(9月28日《经济参考报》)

工资增幅跑输CPI,已经算不上新闻。近年来,这早已成为坊间热议话题,诸如“工资坐牛车,CPI坐高铁”之类的段子在网上流传一时,就是工薪一族对工资赶不上物价的无奈调侃。如今,相关研究机构发布的人力资源指数,只不过以客观数据印证了人们的主观感受。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这场无形的较量中,工资增幅跑不过CPI,就意味着人们的实际支配收入降低。如今,各种商品的价格普涨成为百姓生活不能承受之重,实际工资的下降无疑进一步削弱民众对于物价上涨的抗压力。这不仅直接影响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也是一大威胁。

去年,山东、江苏、浙江等7个省先期试点建立低保、最低工资、基本养老金与物价水平相关联动的动态调整机制。当11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地区要尽快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如今,当工资增幅跑输CPI的现实情况摆在眼前,当物价高企已然成为“全民公敌”,我们更加渴望“工资与物价联动”机制的建立。

工资与物价联动,并非简单的“水涨船高”。倘若机械地随价格上涨上调货币收入,将进一步传导至商品及服务的价格,造成职工名义工资普遍增长、物价上涨更多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联动需要通盘考虑,双管齐下,让畸高的物价降下来,让过低的工资涨上去,实现二者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