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豆腐渣”高速路不能止于自查自纠
www.fjnet.cn?2011-09-28 11:10? 张遇哲?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投资87亿多元建设的甘肃省天水至定西段高速公路,是连接我国东、中、西部的骨干道路——连霍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车约半年竟出现坑槽、裂缝、沉降等重大病害,部分路段不得不铲除重铺。该公路项目办副主任张志勇否认病害与偷工减料有关,称维修花费由施工企业承担。(9月27日《新京报》)

从去年12月29日试运行通车,到今年6月发现问题,这条投资87亿多元的高速公路仅仅投入使用半年就被迫全面返工。当翘首以盼的“畅通甘肃东大门的发展之路、希望之路”,沦为不折不扣的“发愁之路、失望之路”,人们痛心之余,不禁质疑豆腐渣工程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对此,相关人士解释称,施工方防水工艺不到位,并且不按规定要求用料,路面压实工艺可能跟得不太紧,造成空隙率偏大,路面渗水形成坑槽;沉降问题,则与地质构成有关,“一些路段基础偏软,修路时一次性完全处理好很难”。然而,从1988年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去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4万公里,连续十年稳居世界第二,我国高速公路发展了20多年,解决防水和软地基问题应该不是“哥德巴赫猜想”式的技术难题。出现这样的低级失误,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良心问题,足见施工过程中的敷衍塞责,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然而,天定高速公路项目办常务副主任张志勇矢口否认与偷工减料有关,表示“修路时所用材料,就单项而言都合格,但因为大都处于质量标准的‘低限’,累积起来可能就会引起一些问题。”显然,如是“底限论”并不能令人信服。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作为国家交通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为什么不能按照打造百年工程的标准去力争最好,质量标准的“就低不就高”,是否只是偷工减料的委婉表达而已?退一步讲,即便处于标准底限,总归也在合格范围内,为何单项合格叠加起来会发生整体“不合格”的质变,这完全不符合逻辑常识。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