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遏制强拆,树立法纪权威更需培育制衡力量
www.fjnet.cn?2011-09-27 09:17? 南都社论?来源:南方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监察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纠风办近日会同有关省、区纪检监察机关和纠风部门对今年上半年发生的11起强制拆迁致人伤亡案件进行了调查处理,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行政问责57人,其中副省级1人,市厅级4人,县处级20人,乡科级及以下32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1人。

问责常有,但像本次这样,问责规模如此之大、规格如此之高的却并不多见。尤其是在针对长春市一起强拆致人被埋窒息死亡事件的处理中,监察部责令长春市市长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吉林省方面则给予长春市朝阳区区长、事发地派出所所长、区拆迁办副主任等一批官员撤销党内职务或行政撤职等处分,在“免职”、“停职”成为问责流行风的语境中,其力度堪称罕有。这样的强力问责,充分显示强拆对公共生活和公众心理的严重威胁,其所隐藏的社会风险,相关方面并不缺乏清醒认识。

如何遏制强拆,问责风暴之类的行政高压自然是立竿见影的手段之一。但既是高压,弹性就总难始终维系。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查处的11起强拆致人伤亡案件均发生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实施之后,如果按照官方的定性,除了其中5起属于依法依规组织拆迁但由于现场处置不当致人伤亡之外,其他6起均属于违法违规强拆。而就在今年上半年,专门针对违法强拆,包括国务院、公安部、中央纪委、监察部等有关部门一直在不断地下达禁令,也就是说,许多恶性事件是在上级部门的三令五申中悍然发生的。既对民众的权益乃至生命漠然置之,又视法纪政令若无物,当下一些地方政府的胆大妄为堪称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基层政治生态堪忧,而何以至此却需三思。以违法强拆而论,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之所以甘冒风险,一方面由于法纪政令的权威受到了削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中深藏的利益使其不惜铤而走险。强拆催生了多个暴利产业,已是不可讳言之事实,几乎每一起因强拆而发生的恶性事件中都隐藏着利益黑幕,也早为媒体报道所验证。只有斩断利益链条,打破官商捆绑在强拆上的深度勾连,才是遏制非法强拆的关键。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