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捂盖子”才会伤害慈善事业
www.fjnet.cn?2011-08-29 08:54? 掀髯一笑?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针对近期引发慈善界地震的郭美美等事件,民政部相关负责人在首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报告发布会后表示,郭美美事件通过媒体的曝光,一定程度上让坏事变为好事,但媒体穷追猛打会伤害慈善事业。(8月28日《长江日报》)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关于“媒体穷追猛打会伤害慈善事业”的判断,恐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一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最不能容忍的并非媒体揭假打丑,而是真假难辨、假作真时真亦假,是假冒伪劣、劣币驱逐良币。从理论上讲,让假丑恶曝晒到阳光下,本来就是现代媒体的一大功能;如今之世,媒体更是越来越成为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力量。

如今,的确有迹象表明,郭美美等事件过后,红会的形象大打折扣,而公益慈善的高尚面孔也变得模糊起来。到底原因何在?我以为,责任恐怕不在媒体的穷追猛打,作祟的正是相关部门的捂盖子思维。

公益慈善不是谁谁谁的私人腰包,其天然魅力正在于透明。对于相关公共事件,媒体别说穷追猛打了,老实说,媒体至今顶多只是在郭美美等事件真相的门外徘徊。连事实真相媒体都无法接近,又何来穷追猛打之说呢?

按理说,郭美美事件成为一件与公益慈善和红会形象大有关联的公共事件之后,就应该迅速启动独立调查机制,让炫富的郭美美与红会的真实关系,以及这一偶然事件背后所暴露的红会官员的薪酬问题、红会慈善透明的问题,真相大白于天下。

作为公共事件调查的完整链条,真相大白仍不解渴,相关部门接下来顺理成章的应该是严肃查处,如果认为这是“穷追猛打”也行。反正是调查找准病灶之后就要对症下药,是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是机制问题就解决机制问题,是相关官员的贪腐问题就着手惩处贪腐问题。只有这样,慈善机构才能重拾清白清廉之形象。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