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国家电网为遏制“公车私用”开个好头
www.fjnet.cn?2011-08-16 16:47? 徐云鹏?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国家电网公司15日公布“公车改革”事件调查处理结果,认定安徽省电力公司存在超范围配备公务用车及“公车私用”现象,决定给予安徽电力公司主要负责人党纪政纪处分并降职。同时,公务自驾车辆已全部清理完毕。(据2011年8月16日《北京青年报》)

现如今,“公车私用”已是令人见怪不怪的社会现象。据调查,在公车使用中,办公事占1/3,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公车私用”容易造成巨大的浪费和严重的攀比现象,滋生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诱导不良的价值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公车私用”就是一幅飘移在街路上的腐败广告,极大地损害了干部形象,甚至起到了反面教材作用,早已令广大社会公众深恶痛绝。

一段时期以来,关于“公车私用”问题,社会公众“严禁”喊声一片,管理层也是“严查”信誓旦旦,媒体舆论密切关注,决策者积极研讨。但是,公众的感觉却一直是“只听到乌辘耙响,不知井口在何方”,干打雷,不下雨。这回,国家电网公司始开杀戒,动真格的了,下了狠茬子,这个头开得好!

其实,安徽电力主要负责人,因“公车私用”受处分,完全是咎由自取。近年来,该公司以“车改”之名,为全系统约300名副处级以上干部配备公务自驾车,标准逐年提高,从最初的奇瑞汽车到现在价值20万元的一汽迈腾和帕萨特领驭,购置费合计3761.8万元。一切车辆手续及费用由公司负责,拿到车钥匙后,该车就归干部自驾了。

很明显,这种假借公车改革之名,行公务车私用“合法化”之实的恶劣行为,就是以权谋私,变相侵占国有资产,与国家治理“三公消费”的要求背道而驰,损害国企形象,让政府威信打折,必须严肃处理。

安徽电力违规“车改”问题再次说明,避免“公车私用”泛滥比控制公务车数量增长更为重要。如果不解决“公车私用”问题,即使规范公务车使用的力度再大,同样会使压缩公车消费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不可收拾。

遏制公车消费,重在监督查处。解决公车消费急速攀升问题需要惩戒制度,但仅有惩戒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做好制度落实这篇大文章,比如缜密的监督,较真的制度落实,严厉的调查惩戒等,这些环节都很重要,而且也是能否遏制“公车私用”的关键所在。

人们普遍注意到,对于安徽电力违规“车改”问题,“国家电网对此高度重视,先后派出两批调查组赴安徽开展调查。”可以说,目前的这个处理结果,与国家电网高度重视,先后派出两批调查组的“查处力度”紧密相关。毕竟,财大气粗“不差钱”的国有垄断行业,不仅有十足的“霸气”,还有盘根错节的“人气”,查处的难度可想而知,而唯有冲破阻力,严惩不贷,方能取信于民。

由此可见,在解决“公车私用”的诸多办法中,严厉惩戒不失为一计良策,不妨尝试矫枉过正。只有变“公家便宜不占白不占”为“公家便宜不可能白占”,在全社会自觉形成一种“贪占公家便宜需要付出沉重的政治经济代价”的习惯文化,那些“以贪占公物为荣,不以损公肥私为耻”的人,才会不敢染指公物,十分惧怕贪占公物。是此,试图以开公车象征身份、炫耀地位的人,自然也就没有显摆的地方了。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