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老太救人溺亡有多感动就有多沉重
www.fjnet.cn?2011-08-16 09:18? 李妍?来源:重庆时报    我来说两句

69岁农村老太河边洗衣服时看到本村4个孩子落水,遂跳入河水中救人。当她救出3个孩子后又跳入水中救第4个孩子时遇难。(8月15日《大河报》)

一个年近七十、平凡朴素的农村老太,凭借自己对生命救助那份天然与纯粹的下意识认知,“连手机都没往外掏”,就直接跳进深水救出了三个孩子。附近的村民闻讯也纷纷赶往救助。这里没有过往救人新闻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品咂别人痛苦的看客冷漠,有的只是一个个平凡人为了救人义无反顾的爱与决心。

老人、孩子、救人……所有的元素都触动了每个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从新闻背后迅速飘红的点击与评论便可看出,人们对救人老太饱含敬意与感动。只因在人们的日常认知中,一个年近七十的古稀老人在自身行动上尚存不便,可即便这样,老人依然能够在危急时刻突破生理承受极限,救下三名溺水儿童,这样的故事,无论如何都难以让人简单视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处于生理弱势,需要被爱护与救助的老人与孩子,在这样的溺水场景中,却只能拼尽极限互相救助。这样的故事纵然令人感动,但附近村民愤怒的悲鸣却分明让人感受到了这场意外的沉重——“这个断桥附近3年来已有8人丧命,都是非法采挖河沙造成的”,就在上游不远处,几辆大型挖沙船正在作业。4个孩子落水处就位于这座库塔的漫水桥东头,桥梁自从6年前被洪水冲毁后,一直没有得到修复。

采挖河沙对生命的威胁不言而喻,直接阻碍村民安全通行的断桥多年未被修复,更难辞其咎。3年8人丧命的悲剧,倘若还不能唤回当地对河沙采挖的治理,还不能增大修复断桥的决心,那么老人救人溺亡的故事有多感动,现实就有多沉重。

无论如何,生命的逝去,不管以何种方式去实践其逝去价值,都需要叩问那些人为之祸在其中所扮演的推波助澜的角色。试问,倘若非法采挖河沙能够在有序的监管范围内,及时得到执法控制,甚至在已采挖河沙的危险地带树立起警示标牌,那么滑入深水的悲剧恐怕就不会上演;而设若那座被冲垮的断桥能够被及时修复,孩子们恐怕就不会冒险涉水来到河边……太多的假设,却架不住现实的无为与悲情,这大概正是这类救人故事最让人无力之处。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