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从“养儿防老”走向“社区养老”
www.fjnet.cn?2011-08-05 10:59? 子在渊?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在广东省妇联日前召开的家庭婚姻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城市父母独居的占46.22%,靠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达到75%,依赖子女者仅占9.67%。

这些数字表明,在城市“养儿防老”的观念正逐渐成为历史,子代的“实质”性养老责任大有被“形式”养老所取代之势:一方面老人对子女赡养、照料依赖程度明显降低;另一方面,摆脱了传统“养儿防老”模式的老人,对社会化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又提出了新的需求。

在中国社会正向“未富先老”迈入之际,如何加强社会化养老,完善社区养老,满足不断增长的新型养老需求,就成为提高老人生活幸福感的关键所在。以广东为例,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12.5%,约1048万人。但机构养老床位数仅占老年人口的1%,财政投入不到位是主要原因。要完善社区养老,就必须加大财政补贴。

数据显示,目前广东省共有社区6184个,仅有37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为仅5万多名居家老人提供服务。因而,首先必须加大投入,扩大社区养老机构的覆盖范围。像广州市早就要求,各区(县级市)都要建有一所200张床位左右的公办老人院,可直到现在仍有近半区尚未建成,资金是一大制约因素。

其次,降低养老机构的申办经营门槛,让民营养老机构深入社区。广东早有规定,社会福利机构用水、电、燃气等,要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收费,但实际上民营养老院一直在按商业用途收,这无疑增加了成本。(子在渊)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