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欲治网瘾,先除暴力依赖症
www.fjnet.cn?2011-08-03 08:58? 李星文?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

李网瘾是网络时代的新生病症,需要用更专业的态度和方法来应对。边研究、边总结、边学习、边实践,根除暴力依赖症,才能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而又人性化的治疗体系。

14岁的广州少年小俊被父亲送到医院戒除网瘾,谁知入院不到4个小时,左臂竟然骨折。小俊告诉父亲,医院的医生打他,拧断了他的胳膊。而院方则称,小俊要逃跑,医生在阻拦时不小心弄伤了他。

这并不是第一起因治疗网瘾而造成的少年伤害事件。两年前,广西少年邓森山在号称能治网瘾的“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中,被辅导老师群殴致死,曾经引起公众的惊怒和讨论。通过记者的调查性报道,人们发现:在这些秉持“惩戒教育”理念的网瘾戒除机构中,教官(老师/医生)野蛮对待学员是家常便饭,甚至还会用电击疗法和精神病药物。孩子们接受的并非丝丝入扣的心理疏导,而是非打即骂的威胁和虐待。在这种“魔鬼训练营”中接受治疗,根本就是通过恐怖和暴力来驱逐原先的欲望,即使戒除了网瘾,也会在心理和生理上留下新的创伤。两年过去了,网瘾治疗机构虽然一定程度上收敛了暴力,但并没有彻底摆脱对暴力手段的依赖,广州少年小俊受伤就是新的注脚。

如今,网络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而网瘾少年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些缺乏自制力的孩子一旦染上网瘾,多方面的危害就会不请自来:既损毁视力、消耗体力、降低免疫力,也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成绩。最重要的是,网络游戏往往构建了一个任侠使性甚至无法无天的世界,沉溺于此会弱化孩子们的道德感,降低其人际交往能力,养成不良人格。正因为如此,那些不幸的家长总是期望能有专业机构来帮孩子解决问题,而所谓网瘾治疗机构开得满世界都是。

市场需求旺盛,并不必然意味着行业发展规范。网瘾治疗机构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资质认证混乱、管理模式粗放、工作人员良莠不齐、乱收费等诸多问题,如今这些老毛病依然如故。由于网瘾治疗首先被当作一门生意,而非青少年心理援助事业来做,高收费、乱收费势成必然。由于没有统一的认证机构,众多部门都有权批准设立网瘾治疗机构,这又造成了治疗措施和康复标准的紊乱。由于此类机构主要目的是忽悠家长掏钱,他们抓住家长“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心理,普遍打出了挫折教育、魔鬼训练的旗号,而不是以人性化的手段春风化雨地为孩子们驱除心病。利益当先又缺乏规范,网瘾治疗成了什么人都能咬一口的唐僧肉,怎能不乱,怎能不黑,怎能不误人子弟。

网瘾是网络时代的新生病症,需要用更专业的态度和方法来应对。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网瘾治疗机构都不堪托付,这一行业有赖于教育部门、卫生部门会商、制定统一的入门和治疗标准,并对此类治疗机构进行全程监督。边研究、边总结、边学习、边实践,根除暴力依赖症,才能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而又人性化的治疗体系。

至于家长们,如果不能找到值得信赖的专业治疗机构,那就只有亲自上阵当“医生”了。实践已然证明:只要让网瘾患者对现实世界产生兴趣,便能替代和冲抵网瘾,久而久之就能痊愈。当初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精力,任由他们在孤独中走向网络的黑暗地带,如今孩子网瘾沉重、前景堪忧,做父母的自当反省自身、亡羊补牢。知子莫如父。虽然不是每个家长都是心理专家,但因材施教地帮孩子建立一种新的兴趣,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