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落马贪官想念舆论监督的启示
www.fjnet.cn?2011-08-02 10:18? 肖辉家?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纵观近几年的落马贪官,其身份不同,经历各异,但落马后都会进行一些反思,或是对主观的自责,或是对外界的抱怨,鲜有涉及媒体和舆论监督的。最近读到深能源原董事长劳德容落马后的忏悔,让人对媒体及舆论监督有了新的认识。劳的悔悟是这样说的:“现在觉得舆论曝光是爱护干部,当初我的行为,如果有一两件被媒体点一点,也许我都会收手了。”(据《学习时报》)

贪官落马后竟然想念起舆论监督,似乎有点滑稽,不过更耐人寻味。不管是对为官者,还是对媒体人,都有认真琢磨一番的必要。当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贪官将罪责推给客观显然是错误的。但是辩证法又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劳氏的话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那么,她的这番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又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呢?

首先,对为官者来说,与其落马后想念舆论监督,何如在台上重视舆论监督?

如果劳德容的话是发自内心的,那么可以说她对舆论监督的重要性还是有所认识的,尽管这认识来得晚了些。没有考证劳德容落马前在任上对待舆论监督的态度,但从众多落马者的轨迹来看,他们对待舆论监督大多是抵触的、反感的,有些甚至是敌意的。他们身上那些见不得阳光的贪腐行径,最怕媒体曝光,哪怕只要抖出那么一两件,或是揭出一点蛛丝马迹,他们都会矢口否认,百般狡辩,甚至对记者威胁利诱,不惜采用暴力。近几年来见诸媒体的记者采访被打事件时有所闻,令人颇为寒心。倘若劳德容身边的舆论环境也是这般状况,恐怕媒体会让她失望,她的那种“有一两件被媒体点一点我都会收手”的愿望就会落空。

落马贪官劳德容的忏悔,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认为还是那些尚在任上的为官者,希望他们把劳德容的忏悔,当成是对自己的警示;把落马者对舆论监督的想念,变成自己对舆论监督的重视,不要再发出劳德容们“既知今日,何必当初”之类的感叹。要在自己的周围,营造宽松的舆论环境,敢于让媒体说话,欢迎媒体的监督,不要再做那种“防火防盗防记者”的事了。我们注意到,许多重视舆论监督的地方,那里的为官者往往善于运用舆论推动实际工作,常常变被动为主动,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欢迎。188比分直播:市前两年花了不少钱在成功大道上建了好几座快速公交候车亭,可是后来又因种种原因说快速公交不开了,这些候车亭也将要闲置起来。纳税人的钱眼看要打水漂。一家市民报及时披露了这一信息,并报道了市民的反应和呼声。市里有关部门很快做出了积极回应,眼下正在紧张运筹,打算重新启动成功大道上的快速公交。市民对此拍手叫好,也称赞媒体敢于发声。

其次,落马者的忏悔从反面告诉我们,舆论监督对于吏治清明须臾不可或缺,是建设廉吏政治的助推器。

贪官劳德容落马后感叹,“现在才觉得舆论曝光是爱护干部”。这话出自落马贪官之口,总让人有些不一样的感受。古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劳氏虽然还活着,但她的政治生命恐怕是终结了,从此也会从政治舞台上消失。正因为她意识到这一点,对于落马前舆论监督对她的缺失,才有那样的切肤之痛。劳德容用她政治生命的代价,总算认识到了舆论监督对干部廉洁的重要性。对她来说,舆论监督是可以促使她的贪婪“收手”的“警报器”,是防止她滑向深渊的“警示牌”。这倒是给我们的干部敲响了警钟,特别是那些手脚不太干净的潜在的准贪官们,更应引以为戒,真正把舆论监督当成爱护干部、挽救干部的法宝,而不要当成“眼中钉”、“肉中刺”。明明是给他脸上“擦黑”,偏偏要说是给他“抹黑”;明明是给他“帮忙”,偏偏要说是“添乱”。有这种心态的人,建议好好去读一读劳德容的忏悔录,那可是她高墙之下悟出的真理!如果我们的干部都懂得了这个道理,那我们的吏治就会清明许多,建设廉吏政治的步伐就会加快。

劳氏的反思,也给媒体人出了一道新的课题,那就是在新形势下一刻也不能放下手中舆论监督这个武器。不错,舆论监督是良药苦口,你有好心不一定能得到好报,你帮人家“收手”人家不一定领情。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放弃媒体人的责任,知难而退。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遇到腐败和不平就盼望媒体能够发声,盼望记者出来主持公道,守望公正;更何况还有劳德容这类人物对舆论监督迟到的呼喊。马克思、恩格斯说过:“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无处不在的眼睛,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无处不在的喉舌。”只有把我们的眼睛和喉舌的功能都调动起来,将那些贪腐和丑陋行为曝光在人民大众面前,在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完成“社会捍卫者”的使命,才算尽到了媒体人应尽的一份责任。

(作者系188比分直播:省新闻学会会长、新华社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钟金华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