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铁路发展应摒弃部门经济利益化
www.fjnet.cn?2011-07-29 17:43? 侯金亮?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25日晚,威海乳山遭受暴雨袭击,部分铁路路段出现塌方,影响往返威海站的多趟列车。但直到27日,铁路部门仍未积极主动向公众通报这一情况,而是继续销售开往威海的车票,导致多个车次的乘客被困乳山站。(7月28日《经济参考报》)

路段塌方阻断铁路通车,本是自然原因,铁路部门应及时通报相关情况,向乘客提供准确信息,停止售票,以免给更多乘客造成困扰。然而,铁老大高昂着的倔强头颅,从未低下过,非但没有向乘客耐心解释,反而对乘客“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让人心寒,更令人愤怒。铁路部门的服务质量,一直为公众所诟病,几十年来,依然如故,并未得到基本改善。“7·23”甬温线动车相撞事件后,26日晚从武汉到十堰的D5206动车因雷雨延误5小时,另有其它线路包括京沪高铁在内,几十趟高铁因天气原因停运。

即便是前方出现塌方,即便是甬温动车相撞事故还没查明原因,即便雷电依然凶猛,即便民众充满质疑……铁路仍在继续运行。甬温线动车相撞事件发生没多久,救人的黄金72小时还远未结束,保障尽快通车减少损失,被放到至高无上的位置。疾驰的动车从高架桥飞奔而过时,桥下的动车残骸还在痛苦的呻吟。此等恢复通车的效率,顶住各种不利因素强力运行的决心,似乎在昭示着经济利益的无上地位。

铁路一通,黄金万两。可见保持畅通的铁路对于铁路部门是何等的重要,也正是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才有了塌方之后的“继续售票”,事故之后的“优先通车”。今年5月9日,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说,今年一季度,中国铁路总资产约3.41万亿,总负债约1.98万亿,资产负债率约为58%,仍处于可控范围,能够防止债务危机的发生。“7.23” 甬温线动车相撞事故后,铁道部近年来的高铁“大跃进”遭遇到了空前质疑。25日,债券二级市场依旧延续多日的惨淡光景,铁道部发行的一众债券更是几无买盘。

显然,铁路的平稳运营与高速发展,对于负债过高的铁路部门来讲意义非凡,然而,过于倚重经济利益,以其为一切的考量中心,必然导致一系列乱象。铁路系统长期实行垄断,体制得不到改革,既是规则制定者又是市场参与者,角色冲突严重,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混淆、公益性与经营性建设混淆。实质上,铁路系统凭借其垄断地位,谋取的是部门利益,而非公众利益,明显的“国家利益部门化”。

据新华社报道,“7·23”甬温线动车相撞事故死亡旅客赔偿金标准确定为50万元。这50万赔偿中,有部分是乘客自己“被动”购买的保险赔偿火车票价2%是“人身意外伤害强制保险费”。此次事故揭开了铁路部门隐秘的经济利益,从1999年到2010年,铁道部共收取“人身意外伤害强制保险费”高达168.75亿元。强制保险制度已实行了60年,但没有任何保险的相关凭证,旅客也基本毫不知情,铁路部门也从未告知。据报道,铁道部采取的却是“内部自收自保”的方式,没有与外界商业保险公司进行合作,保监会等部门无法进行监管,资金去向尚不透明,且去向也不明。

铁路部门经济利益化俨然侵蚀了民众的切身利益,严重阻滞了未来铁路的发展。未来铁路发展中应将铁路部门这个“独立王国”纳入公众监督的范畴,让其更加透明、规范、有序,打破这个坚硬的“堡垒”,让其回归公益,真正有利于国计民生,而不是少数人捞取利益的工具。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