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别让公权在“迷宫”中迷失方向
www.fjnet.cn?2011-07-19 08:29? 钱桂林?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7月15日,记者顺利进入昌黎县法院大楼。然而,整个大厅除了宣传画和一排塑料连椅,再无其他。当记者试图寻找楼梯或电梯时,却犯了难,怎么走都找不到上去的楼梯。大厅左侧有两个小厅,是用来立案等事宜接待的,却也空无一人。记者与大厅坐着的几个群众聊起了天。他们反映说,因为找不到法官和接待室,甚至连楼梯也找不着,只能坐着休息,看等等能否见到法官出来。于是记者开始寻找楼梯,但发现两侧走廊的尽头均是“死胡同”,走来走去都在原地画圈。而大厅四周没有任何值班电话和指示标记。(7月19日京华时报)

看到这则新闻,我们也许马上能感受到“咫尺天涯”的另一番情景——世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你要见的人就在门内,而你却在门外无法入内。这不免让人纳闷:既然昌黎县法院大楼设置得像“迷宫”,致使让群众找不着门办事儿,那法院的办公大楼何必要开门假办公呢?

法院不是法官们的养心殿,也不是军事禁地,更不是高高在上的衙门,本质上不过是一个由公共财政建起、处理公共事务的场所而已。法官们因为需要经常办公理事儿,所以常驻于此,但这只是为了公务便利,并不能抹杀机关的公共属性。设置一些门槛,是为了公共安全而非将群众拒之门外。

旧时衙门难进,而如今我们的一些权力部门的待客之道恐怕让人不敢恭维,群众想进权力部门办事十分不易。如何让群众进得了门,如何让群众的难事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这才是我们的公仆们首先应该做的事。说起来,法官以及法院大楼均系群众花钱供养,昌黎县法院如此对待急需办事的群众,完全可以列为“不孝”一类,与儿子拒绝父母进家门无异!

6月2日的《人民日报》刊出一篇评论《在良性互动中寻求“善治”》,该文末尾谈到,“要时刻关注民意的温度和风向,以公开透明化解疑虑,以闻过则喜树立公信,以真诚维护群众利益赢得民心,在良性互动中促进社会共识、完善公共治理,这是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目标和现实途径。”

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昌黎县法院大楼精心设计得像“迷宫”,会让民众“众星共之”吗?如此布设“迷宫”,最先迷失方向的恐怕是公权自身!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