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乳业标准最差论”沉在民众心中收不回
www.fjnet.cn?2011-07-13 08:51? 侯金亮?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在乳业专家王丁棉关于“中国乳业标准全球最差”的观点引起轩然大波后,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成为首个站出来公开支持该观点的企业家代表,然而郭言甫出,即被光明乳业代其收回;而王丁棉本人昨天也向记者表示,自己最近备受各方压力和“公关”。(7月11日《京华时报》)

说出去的话犹如泼出去的水,何况“乳业标准最差论”出自业内专家和乳业巨头总裁,其公信力、说服力不言而喻,更何况说出了现实,说到了民众的心里产生了共鸣。公众本期待此种自揭疮疤的行为能够开启中国乳业的一场自净运动,提升标准,捍卫民众的安全健康。熟料,“最差论”被代替收回,乳业标准硬伤被遮盖,且又粉饰一番,竟然声称,“客观地讲述了目前中国乳业加工水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行生鲜乳标准符合中国国情,也还需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既然达到所谓的“国际先进水平”又何须再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一般遇到标准不及国际水准之时,“国情论”会被毫无例外的搬出来,难道传说中的“国标”就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标准?

不禁让人质疑,当前所谓的国情又是什么?,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达木德认为,“我们国家72%牛奶都是散户饲养,养殖环境比较差。北方绝大部分地区生产的牛奶,蛋白质含量达不到当初的2.95。这样会出现什么问题?乳品企业按照2.95国标来执行的话,这样的牛奶都要倒掉!”其背后的潜台词是,有奶喝比乳业标准更重要。正如三聚氰胺事件中,把责任推给奶农一样,欲找借口何患无辞,“散户饲养”、“养殖环境差”等这些理由都成为降低标准的借口,可见乳业巨头们已把责任推的一干二净。

按照我国最新奶业安全标准,蛋白质含量由原标准中的每100克含2.95克,下降到了2.8克,远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的标准;而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总数标准却由原来的50万上升到了200万,比美国、欧盟10万的标准高出20倍,这就是我们的“国际标准”。那些乳业巨头们不惜假装为奶农利益考虑,找一些客观原因为自己开脱,这种责任的迷失最终使得乳业标准公信力在民众心中严重透支。

令人遗憾,敢炮轰乳业标准“全球最差,是全球乳业的耻辱”,并称“中国生乳标准被个别生产常温奶的大企业绑架”的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被“公关”,表示不再发表新观点。“最差论”触碰到了某些人的利益,遭到“公关”似乎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而民众的期许却未得到满足,民意没有压倒乳业巨头骄横。虽“最差论”被强行收回,素有“中国奶业第一炮筒”之称的王丁棉遭受压力表示噤声,但其早已沉淀在民众心中,想真正收回,并擦掉其负面影响根本不可能,相反,此种掩耳盗铃的举措只会引起民众反感,结果只会适得其反,最终导致乳业公信力的破产。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