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对外来务工人员多一点关怀,少一些冷漠
www.fjnet.cn?2011-07-01 08:19? 于静?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日前就加强和改善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时强调,要停止管、控、压、罚等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更加善于运用文明的方式、服务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对话、沟通、协商、协调等面对面、心贴心的办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6月30日《人民日报》)

据广州市流管办有关负责人透露,截至2011年2月底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市登记流动人口726万人,加上一些尚未登记的,与常住人口790万的数量已基本持平。这就意味着广州近半数人口是外来人员。

如果感觉数字太枯燥,不妨沿着城市走一走,看一看,谁在工地挥汗如雨?谁在农贸市场起早贪黑?谁在流水线上加班加点?一目了然,一清二楚。如果还是陌生,那么,自家小区门口的保安,清扫楼道卫生的阿姨,送水送煤气的小伙子,这些人总熟悉吧,听听他们的口音,有几个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看过,听过,就会发现,外来务工人员的足迹已经遍及城市的每一寸土地,城市的概念不再是一纸户口薄,它是本地人和外地人共用的家园。既然是一家人,就应该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然而,长期以来,一些所谓的“城里人”总习惯戴着有色眼镜看外来务工人员,嫌他们土,嫌他们穷,嫌他们不讲卫生… …不可否认,受各种因素制约,城市的脏活、累活一般都让外来务工人员“承包”了,他们一脸灰,一身汗的形象,在某些文明人眼里确实有些不雅。但是,换个角度看,正是他们的脏,他们的臭,才换来了城市的鸟语花香,换来了“城里人”的窗明净几。

而一些地方的管理部门,更是习惯用双重标准管理城市。对本地人松,对外地人紧,今天查身份证,明天查暂住证,好像外来人员天生就是做坏事的胚子。就像张广宁书记所指出的“一些地方社会管理服务未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快速增加的需要,在服务与管理的观念、方式和手段上仍存在薄弱环节。”经济转型,社会变革,作为城市的管理部门,必须摒弃一些落后的观念,加强和改善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如若不然,小摩擦会引发大冲突,一个火星可能引燃一场大火。

“对话、沟通、协商、协调”,如果每个城市管理者都能认真领会贯彻这八个字,处理问题的时候少一些强势和武断,不是首先想着怎样处罚,怎么打压,怎么封锁消息,掩盖真相,那样的话,许多冲突就可以避免,不少矛盾也可以化为无形。

任何一座城市,不管它现在如何繁华,起初都是一片荒芜,就像笔者所在的城市青岛,一百多年前还只是一个小渔村。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城市,是几代人共同奋斗的成果,而大多数所谓的“本地人”,又有几个不是“外地人”的后代?

对外来务工人员多一点关怀,少一些粗暴,多一丝温情,少一些冷漠,这既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包容,也是城市管理者最起码的良知。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