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对“央企踢世界杯”损失的追问
www.fjnet.cn?2011-06-29 10:00? 冯海宁?来源:华西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相关评论:

央企投资失败应有人担责

投资失误负责人买单纯属幻觉

央企境外资产 “问责”更要“问效”

针对央企海外资产监管的两份重要文件,日前在国资委的主导下“重磅”出台。国资委网站27日对外公布了《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这两份文件已审议通过,7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监管部门开始规范对4万亿庞大央企海外资产的监管。(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09版)

这些年有关部门千方百计鼓励央企走出去踢“世界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事实也证明,央企去踢“世界杯”的成绩也不错,仅2009年,央企海外资产总额就占央企总资产的19%,当年实现利润占央企利润总额37%,有的企业海外项目利润甚至占公司利润的50%。目前,央企海外资产已高达4万亿。但与此同时,央企海外投资失误和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重大损失,也让公众大为惊诧。

从可查的资料来看,海外投资亏损数目惊人。显而易见,在鼓励央企踢“世界杯”的同时,对海外资产的监管却没有跟上。尽管有些风险(如突发战事)不可预测、难以规避,但投资决策不科学不谨慎,也是造成重大损失的原因之一。因而,急需相关监管办法出台和落实。虽然这两个文件迟到了,但填补了制度空白,值得肯定。不过,在落实文件的同时,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追问。

央企海外亏损总额究竟是多少?曾报道称,央企海外亏损是一本糊涂账,已曝海外亏损只是冰山一角。尽管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对此予以否认,但究竟亏损了多少,涉及哪些央企,却不见披露。

过去的投资失误谁来买单?到目前为止,多个消息传出央企海外亏损,涉及国航、东航、中远、中海油等几十家央企,但被问责的似乎只有中航油相关负责人,对其他亏损央企却不见问责。现在规定,央企负责人须对海外投资失误“买单”。那么,过去投资失误造成的重大损失究竟谁来买单?

央企负责人如何“买单”?有人分析认为,“央企集团成为责任主体,就意味着今后负责人必须要对海外投资失误‘买单’。”这一说法获得广泛认同。问题是,央企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一般都在数十亿以上,央企负责人拿什么来“买单”?类似于撤职、“双开”这样的处罚方式,并不能挽回实际损失。

造成央企决策失误的原因多为某些负责人权力过大,不遵守决策程序,不集体决策,基本上是一个人说了算。所以,规范央企海外资产监管,关键在于限制央企“一把手”权力,让一人决策真正变成集体决策、民主决策。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