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足球低迷与制造业变迁
www.fjnet.cn?2011-06-28 09:22? 杨健?来源:东方早报    我来说两句

国奥兵败马斯喀特,无缘伦敦,创中国足球征战奥运会预选赛60年来的最差战绩,一场惨败昭示了中国足球青少年培养体系的滑坡。

以本次兵败的89年龄段国奥为例,在足协注册的适龄球员人数仅为1400,而91年龄段的人数竟然不足100,选材面之窄令人咋舌。更让人称奇的是2010年全国青少年足球工作座谈会公布的一组数据:目前中国7-16岁少年儿童中常年从事足球活动的(每周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一个小时)人数不会超过5万人,平均每个年龄段不会超过5000人。截至2010年底,在足协注册的青少年球员人数不足7000,足球学校由最多时的4000多所下降到目前的20多所。

世界人口冠军为什么拿不到世界足球冠军,甚至连亚洲冠军也从未染指?上述数据对球迷的困惑做了解答。毫无疑问,正是中国足球基础人口的急剧萎缩导致了中国足球的整体低迷。谁该为中国足球青训方面暴露的问题负责?足协自然难辞其咎,但对中国足球历次兵败后的反思进行反思,足协哪一次不是首当其冲?一个问题每次都被人拿来说事且每次都徒劳无益,那么我们就该怀疑,这个问题或许是个贴着“根本问题”标签的伪问题。巴西足协比中国足协昏聩百倍,可巴西足球的成就如何?足球大环境恶化是一个问题,但马斯喀特之战伊朗黑哨穆罕辛肆无忌惮的表演证明,假赌黑等问题也决非中国足球独有。与足球职业化不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也是一个问题,但与职业化风马牛的朝鲜足球冲击2010年世界杯的成功,却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反证。

什么样的土壤更适合足球人才的成长?答案蕴藏于足球之外的社会生态。

现代足球一百多年的发展诠释着这项运动的本质属性,足球是穷人的娱乐,确切地说是城市蓝领的娱乐。但凡足球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大都有一个或多个产业工人聚集的城市或地区为其提供源头活水。譬如布宜诺斯艾利斯之于阿根廷、里约之于巴西、利物浦之于英格兰、都灵之于意大利、鲁尔区之于德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周边意裔制革工人聚居的费奥里托镇诞生了球王马拉多纳,里约热内卢西区的“上帝之城”走出了外星人罗纳尔多,利物浦东郊克罗克斯特斯区一对蓝领夫妇养育了英格兰队头号球星鲁尼,都灵菲亚特公司是尤文图斯队的东家,而菲亚特公司所属数万汽车制造业工人则是意大利足球永恒的精神支柱。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