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奶农杀牛不是降低乳制品标准的借口
www.fjnet.cn?2011-06-23 18:08? 杨维兵?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在近日举行的一个奶业论坛上,关于当前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两位业内人士针锋相对。广州市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炮轰:中国乳品标准创全球最差标准,标准制定被大企业所左右。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达木德认为:当前我国乳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制定乳品标准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人民日报》2011年6月22日)

几天前,四川省威远县10余个超市相继发现一批问题牛奶,问题牛奶均为以“J”开头的“光明纯牛奶”,生产日期集中在2011年1月29日。时至今日,仍没有相关部门或生产厂家出面解释牛奶变成豆腐脑的真正原因,更不知道把牛奶生产成豆腐脑的企业执行的是何种标准。

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我不知道牛奶生产的具体过程和检测标准,只知道牛奶已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品,特别是现在的很多少年儿童,已经离不开牛奶。可以说,牛奶的质量决定着下一代的体质,决定着祖国的未来,因此,严格执行高标准生产体系和检测体系,是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负责的表现。“提高标准是脱离实际,会导致乳业重创,占总量70%的散养户绝大部分都要倒奶、卖牛、杀牛”,这样的言论是站不住脚的,只是部分奶企为执行低标准而找的一个代言人或一个美丽的借口。

近年来,中国的乳制品行业问题频发,问题牛奶、过期牛奶、有毒奶粉层出不穷,不仅蚕食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更危及着人们对整个行业的信任。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信任危机?愚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相关部门监管不力,检测指标不完善,奶源质量无保证等等。这些问题犹如一座座大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和乳制品企业齐心协力移走。

优质奶源是生产高质量乳制品的前提条件。但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以保护奶农切身利益来体现。现在的一些企业,都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把产业链条上其它利益者的利益压榨得很低。比如,将鲜奶收购价压得奶农无力支付饲养成本。当奶农没有继续饲养的热情与希望,就只有倒奶、杀牛了。奶农杀牛是他们以最原始、最无助的方式消极抵抗目前一些地方乳制品行业病态发展趋势,与乳制品生产企业执行何种标准无关。

乳制品安全无小事,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该以最高的标准、最严格的要求、最严厉的惩罚、最透明的监督生产出让老百姓放心的产品,这既是乳制品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一个行业健康良性发展的基本要求。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