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特别话题> 民营书店之困 > 正文

揭秘外国人是怎样读书的:书籍与面包同等重要

www.fjnet.cn?2011-04-11 18:08?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以色列:阅读好比吃蜜一样甜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以色列人均拥有的图书馆和出版社的数量居世界各国之首。全国的报刊多达890种,其中英文版的《耶路撒冷邮报》,发行量突破100万份,全国500万人口中,每5个人就拥有1份。

以色列有句老话:“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以色列人以此激励自己,养成了求知好学的习惯。据了解,平均每个以色列人每年要买10到15本新书,而他们的阅读量更是大大超过了这个数字。

这种爱读书的风气渐渐从成年人身上传到了下一代。有的以色列人刚开始教孩子读书时,会在旁边放一罐蜂蜜,每读一句书,就让孩子舔一口蜜,意思是让他们明白读书是一件甜美和快乐的事。

德国:读书像平常喝啤酒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说过:读好书就是同高尚的人谈话。德国人对这种“谈话”有着巨大热情,即使是在电视、因特网等媒体十分发达的当今时代,他们依旧保持着爱读书的传统,而社会提供的服务又使他们读书十分便利。

在地铁列车里,在公园草坪上,甚至在医院的候诊室内,手捧书本埋头阅读的人都很常见。调查显示,70%的德国人喜爱读书,一半以上的人定期买书,三分之一的人几乎每天读书。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年龄段的人群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读书热情最高。可见,书已经融入到了德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对于德国老百姓而言,读书简直就像喝啤酒一样平常。

在德国,买书很方便。无论城市乡村,书店都非常容易找到,一座一万多人的小城镇起码会有一两家规模较大的书店。在书店内,如果购书者不能在书架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籍,书店一定会积极帮助顾客从出版社订购,购买者很快就可以拿到自己需要的书了。

德国人之所以整体素质较高,这与他们喜爱博览群书的优良传统是密切相关的。歌德就曾注意到书和文化的力量对德国的重要意义。他说:“假如不是通过一种光辉的民族文化均衡地流灌到全国各地,德国如何能伟大呢?遍布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和剧院,作为支持和促进民族文化教养提高的力量,是绝不应被忽视的。”(琪娅)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