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响水县群众何以变成了“惊弓之鸟”
www.fjnet.cn?2011-02-12 08:49? 北京青年报?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

据多家媒体报道,2月10日凌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出现了万人连夜逃亡的奇观。由于坊间盛传当地工业园区的一家化工企业发生泄漏并即将爆炸,当地居民仓皇离家出走,道路一时严重拥堵。天黑路滑中,一辆严重超载的农用三轮车掉进河中,造成了4人死亡的悲剧。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当地政府及时觉察了万人奔逃的异常现象,立即动用手机短信、网络平台、电视等媒介澄清谣言,向社会公布真相,事态得以在较短时间里得到控制,未出现更严重的社会后果。但即便如此,响水大逃亡也已经在当地群众的精神和生活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从许多亲历者的网络讲述看,10日凌晨的经历堪称“恐怖”。不难想象,群众心理安抚和事故善后工作将会是当地政府今后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针对万人逃亡,响水县政府向外界公布了一份相当正面的情况通报,称该事件“纯属谣言引发的一起恐慌事件”,公安机关正在调查“造谣惑众者”。由于当地政府没有提供查实的详细情况,因而很难断定该事件是否“纯属恐慌”。从媒体报道看,逃亡群众的确闻到过刺鼻的气味,如果该说法属实,就意味着工业园区很可能发生过有毒气体泄漏,从而引发了附近居民的猜测与恐慌。即使泄漏事故不曾发生,也很难断定引发恐慌性事件的传言就一定是谣言。而要从纷乱的坊间传言中找到源头,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恐慌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看,特定社会气氛、相关信息紊乱和群体心理恐慌往往是缺一不可的。单一因素通常不大可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状况。响水县的万人大逃亡现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惊弓之鸟的故事。那么,对于陈家港附近的居民而言,惊弓般的心理创伤又来自何处呢?响水县陈家港工业园区是一个化工集中区,其化工企业多达数十家。据新华社报道,2007年11月,陈家港化工集中区的联化科技有限公司发生了一次大爆炸,造成8人死亡和数十人受伤。但让人惊讶的是,关于这样一起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在网上竟然很难找到详情介绍和后续整改报道。去年11月23日上午,该园区的大和氯碱公司又发生了一起氯气泄漏事故,导致下风向的另一家企业30多名员工中毒。而这家大和公司,也就是此次万人大逃亡“爆炸谣言”所涉及的企业。这两起见诸权威媒体的事故虽然是零星和偶发的,但由此可见陈家港化工集中区很难被称为绿色生态园区,也很难想象它对当地群众生活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响水县位于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据说当地政界流传着“宁愿毒死,不要饿死”的口头禅。在这种发展思路的引导下,不少被经济发达地区挤出的落后产能得以在苏北落脚,响水县及其附近沿海地区成为化工企业聚集之地,随之而来的是污染和安全隐患。2007年爆炸事故之后,曾有记者到陈家港实地走访,当地居民反映“下雾的时候”呛得直流眼泪。网民在反思此次逃亡事件时也表示,陈家港附近几个乡镇的百姓对化工厂“恨之入骨”,更有人形容自己是“睡在炸弹上”。这样的生活形态,毫无疑问就是大逃亡之所以发生的社会背景。不对这样的人居环境做出反思和改变,却只追查造谣惑众者,从中也不难看出地方政府的价值取舍。

如果说响水大逃亡有什么正面价值,那就是当地群众的安全意识很强。闻风而动虽然稍嫌脆弱,但如果事故确实发生,这样的做法反而能避免出现更多的伤亡。与群众的这种避险意识相比,当地政府“引毒入室”的发展思路反而既不明智、又不负责任。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