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从虎妈看我们对教育的误解
www.fjnet.cn?2011-01-30 08:54? 殷练?来源:    我来说两句

名校才女教授,一双漂亮的混血女儿,严苛辛辣的育儿经……这一串符号,注定会在跨国文化的隔阂和反差中不断发酵,令美国华裔虎妈一炮走红,成为远隔重洋的两个国度里共同关注的火爆话题。

的确,教育,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从来就是一个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人人对此都有话可说,甚至可以说到滔滔不绝。一直以来,无论有识之士怎么呼吁,中国教育似乎都冲不破 “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 ,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状况,家长们对校园内外那种对学生压得喘不过气的高强度考试、密集培训班、成堆家庭作业等做法都深感揪心,为孩子们捏着一把汗。但是,在去年12月公布的 《学生基础能力国际测评项目(Program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PISA)》的测试结果中,美国学生的成绩竟然处在中游,阅读能力排第17,科学第23,数学第31,总体成绩第17。来自上海的学生大获全胜,以上3项测评都位居第一。这时,大家又似乎为中国教育的改革成效找到了证明和依据。现在美国虎妈的横空出世,其对中国式严苛家教的成功描绘,更是让一些人松了口气,终于在对照中明白,我们不必再纠结,连美国人都羡慕起中国式教育来了,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去改革?

这其实是建立在我们对美国教育的误解之上。

首先,在这场热论中,我们看到的其实是,美国人的危机意识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总是惯于把对手的实力想象得比实际拥有的更为强大。奥巴马总统在去年12月的一次有关教育的讲话中就提醒人们,美国现在已经处在像前苏联人造卫星领先上天的时刻一样,教育落后的现实让美国人感到羞辱。而虎妈的强势宣言,再次刺激了美国人的神经,认为西方式教育受到了东方式教育的挑战,难怪《华尔街日报》的文章会以 “为什么中国妈妈更胜一筹?”为标题。尽管也有不少人对虎妈说“不”,但西方媒体显然在这个话题上更多的是反思与检讨。从来没有像这次的热论一样,东西双方都一致对对方的教育模式投以羡慕的目光。

其次,虽然一直以来,国人对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的鼓励式和宽松式教育模式颇为羡慕和欣赏,并以此为据批评中国式教育的种种弊端,认为美国的学校教育宽松自由,尊重个性,没有升学压力,更没有密集考试,甚至少有家庭作业等等。

但国人并不真正理解美国教育。两国教育方式背后是深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的巨大鸿沟,双方的观察都有雾里观花似的偏颇之处。当我们走近美国教育之后,你会发现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像国内想象的那样。他们的学校教育也有严格规章,作业成堆、考试不断、竞争激烈等等。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