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今日关注 > 正文
社论:不要让基层成为公务员考试的跳板
www.fjnet.cn?2011-01-24 10:10? 南方网?来源:南方网社论    我来说两句

社论

日前,全国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为今年的行政机关公务员考录“定调”。据国家公务员局负责人介绍,2011年将延续近年来的侧重思路,进一步加大录用具有基层工作经历人员力度,这个比例要达到85%;而到2012年,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将达到100%。

不得不承认,这被称做“国考”的公务员考试,其实早已超越了它自身所应该负载的那些意义和价值极限。社会对于权力的无底线膜拜,不受监督的权力背后,所附带的种种便捷、利益与地位象征,都助长着这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拥挤与热闹。这项原本只是一项普通考试的政策性变化趋势,注定会有很多人去关注,进而随之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

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部门的分析,由于近年来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主体是应届高校毕业生,故而也带来了所谓领导机关的“三门干部”现象,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比例偏少,导致公务员队伍来源结构存在缺陷。而对应的解决办法就是,对应考人员基层工作经验的硬性要求。这种要求在近几年的公务员招考过程中被不断强调,一直到现在所看到的高达85%甚至更高的目标。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无奈,但这种无奈之举是否能够一举解决前述问题,却可能还需要稍微冷静点的分析。

公务员考试的主体人群是应届毕业生,当然还有几年来全身心投入到公务员考试中、不考上誓不罢休的不少往届毕业生。既然选择了公务员考试这个恒定目标,那便无论政策如何变化,都恐怕没有办法真正改变他们的初衷。这也就决定了,既然“上有好者”,那就照例“下必甚焉”。基层工作经验成为参加更高级别公务员考录的硬杠杠,那么这个硬杠杠就几乎不可避免地被异化为某种策略性工具。近几年的媒体报道已经有不少这样的例子被不经意地提到,应届毕业生之所以对某项就业安排感兴趣,所真正吸引人的,从来不是宣传语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宏大描述,反而一开始就是几年后参加公务员考试能得到某些优惠或者直接加分的承诺。朝着更高权力去的职业考生,哪怕是进入基层,也依然还是职业考生。按照这样的心态所历练来的基层工作经验,是否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公务员队伍的所谓“来源结构”问题,只要还有起码的客观理性,那便不能不有所疑问。

责任编辑:林洪熙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