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未发现“谋杀”证据的温州警方不妨避嫌
www.fjnet.cn?2010-12-30 08:12? 叶祝颐?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12月28日,温州警方通过温州网向社会公布,25日发生在乐清的钱云会案件的现场勘查照片。据警方介绍,调查组从接警处入手,进行事故现场勘查复核、肇事司机情况调查、刑侦技术检验及调查访问等环节开展工作,截至目前,警方未发现有“谋杀”动机和迹象的证据。据介绍,事故发生时,该处监控处于可试频浏览但无法储存状态。(12月29日人民网)

一方面,寨桥村村民说,钱云会当时在路边站着,几个保安将他按倒在地,旁边一个人挥了挥手,对面一辆工程车就开了过来,从他身上碾压了过去。而目击证人与钱云会的女儿和女婿被抓。还有网友指名道姓指证蒲岐镇副镇长谢祥忠指使人将钱云会压死在工程车下。另一方面,乐清警方将此定性为交通肇事案,后期介入的温州警方也称未发现有“谋杀”动机和迹象的证据。村民与警方的表述相差十万八千里,扑朔迷离的钱云会案真相何处求解?

还原当时的场景,调查事件真相,告慰死者家属无疑十分重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温州警方调查处理此案,无可非议。而且温州市委要求温州市公安局直接侦办此案,比乐清警方调查此案具有进步性。但是从警方与村民表述迥异,钱云会因征地上访三次坐牢,被征地项目属于浙江省重点工程项目等冰冷现实来看,温州市公安部门介入调查能否查出子丑寅卯,客观、完整还原事实真相。要打上问号。

在我看来,这起特殊的“碾死案”,不仅事关寨桥村村民与钱云会及其家属的利益,而且直接关涉当地警方、当地政府的声誉与切身利益。对于这样已经上升到公共事件层面的典型案件。不仅乐清警方不宜自说自话,温州市公安局也应避嫌。由公安部直接介入,或者由公安部指定异地独立调查,更具有调查公信力。笔者这样说,并非否定温州市委与温州警方秉公办案的姿态与决心。客观地讲,对于这桩已经引起全国舆论关注的案件,当地警方未必敢一手遮天,指鹿为马,刻意混淆“肇事”与“谋杀”的界限。但是当地警方“自查自纠”,难以避免公众对调查公正性产生不信任心理。即使当地警方确实是在秉公办案,公众仍有可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该案的特殊背景与当地村民被抓更是加重了受害人家属与公众的不信任心理。启动异地调查,温州警方不会没有自信吧。

在熟人社会与官场潜规则里,各方利益盘根错节,当地警方直接办案,很难保证没有人不对案件调查取证活动进行干扰与破坏,影响案件调查实体公正。而且,该案牵涉到了当地警方的声誉与地方政府的切身利益。如果“谋杀”罪名成立,不仅凶手与幕后主使者面临法律制裁,而且会有一批人被追究法律责任。该案调查的过程注定是一场权力与真相的严峻较量。

由于乐清警方急于表态定性,由于本案充满抢夺尸体的诡异色彩,由于村民充满被抓的恐怖心理。现场目击者也很难对办案人员建立充分的信任。为了避免日后遭到打击报复,出于自我保护的考虑,他们即使有心说出事实真相,也难免会陷入“说话留三分”的思维怪圈,未必敢敞开胸怀完整客观地讲述事件细节。有鉴于此,公众与村民及家属可能对当地警方介入调查产生不信任心理。在我看来,这实际上是双重不信任。

面对此案的微妙背景,即使当地警方下定秉公办案、大义灭亲的决心,但是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办案人员仍然难以摆脱人情、权力阻力,消除家属与公众的怀疑心态,打消知情人的表达顾虑。在我看来,唯有排除权力、利益、人情的干扰,才能最大限度还原事件真相。还受害人与公众舆论一个公道。而独立调查正是消除这些不良干扰,保证调查公信,消除公众怀疑空间的一种选择。在当前权力、体制语境下,异体独立调查尽管费时费事,成本较高,但也是确保调查公信力,为温州警方、乐清警方正名的的重要选择。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