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洋挂职”是另一种公费旅游
www.fjnet.cn?2010-12-21 09:27? 张千帆?来源:南方网    我来说两句

最近的“洋挂职”报道还真能锻炼国人乃至世人的想象力。据报道,北京东城区的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十大人才工程”,计划分批选送“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跨国企业和发达国家政府部门挂职。“洋挂职”将作为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列入财政预算,每年投入资金至少5000万元。据说“洋挂职”此前主要目的地限于韩国,期限半年;今后东城区打算增加去美国挂职锻炼的机会,期限增加到一年。

在我看来,“洋挂职”就和干部短期出国“考察”等“三公”消费一样,纯粹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我真不知道此前在韩国的三名东城区干部是如何克服语言障碍等困难“挂职锻炼”的,关键是其它国家根本就没有“挂职”这一说,一般政府部门或企业也都比较精简,根本没有冗员陪着这些“洋挂职”们;甚至这些人本身就成了别人的“冗员”。他们跑去“挂职”究竟能帮别人做什么?又能从中学到什么名堂?

和学生出国学习或教师出国进修不同,干部出国的收获很难受到任何标准的检验。出国学习要读学位,自己必须学到真本事才能毕业。教师到国外大学进修毕竟是很“对口”的,回来一般也都有论文或专著作为访学成果。“洋挂职”的“验收”能要求什么标志性成果呢?至多是一篇讲述个人体会的报告,既然无法检验“洋挂职”的真实收获,那么就无法防止它对于大多数干部来说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的公费旅游。

这种方式的公费旅游要比短期考察更从容潇洒,在长达一年的“挂职”期间可以“考察”很多景点,甚至为一些贪官铺垫出国潜逃之路,也未可知。从数额上看,东城区的投入是相当大的。假定5000万元在五年内花完,每年1000万元,那么东城区会选拔多少人“洋挂职”呢?假定每年选拔十来位,每个人身上的花费就达到近百万元。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洋挂职”机会必然是众多官员或公务员竞逐的美差。

至于选谁去,固然只有“优秀人才”才有资格;问题是“优秀人才”也是由领导选出来的,除了英语水平之外主观随意性很大,真正愿意做事的则未必被选中。我不反对私营企业选人出国学习管理,因为老板花的是自己的钱,他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东城区花的则是纳税人的钱,而不是领导自己的钱。在一个唯上不唯下的体制中,地方领导有什么必要选择真才实学之士呢?难道是期望他们学成回国后改变自己如鱼得水的体制吗?和美国、韩国这些接受“洋挂职”的国家花人民币一样;别人会替自己的纳税人节俭,但是没有义务替中国纳税人省钱。这些国家经常为中国学者提供访问经费,但是可别指望它们会为“挂职”这类莫名其妙的“中国发明”买单;假如它们哪天真的钱没处花,以至于要为中国“洋挂职”买单,那我举双手赞成。

关键在于,我们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习惯,好像什么都是一个“学习”的问题,官员素质也不例外;素质不够高是因为没学好,出国深造就能提高。其实对比中国和美国的政府办公楼就知道,我们的设备及其运用能力绝不比他们差。我们的官员之所以素质不高,固然是因为学习得不够,但不是因为他们学不来,更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真学。如果体制是自下而上的,地方官员真正对人民负责,真正愿意为人民办实事,这点经验有什么学不会的呢?一定要花5000万去“洋挂职”才能学到手吗?为什么韩国官员没有去美国“挂职锻炼”,就发明了自己的“新村运动”呢?我们那么多的村干部去韩国“学习”新农村建设,又学来了些什么?在一个不想学的体制下,别说花5000万,就是把全部财政收入用来“洋挂职”,也不可能提升哪个党政人才的“素质”。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