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服装标价虚高成潜规则”,拷问了谁?
www.fjnet.cn?2010-12-20 10:40? 芊芊?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220元换500元”、“每200元减100元”……尽管离圣诞节还有近10天,但福州一些百货从上周末就开始启动圣诞节促销活动。昨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部分品牌同一款式服装吊牌标价,福州市区与八县(市)不一样;同样在福州市区,专卖店的原价与卖场也不一样。(12月17日 东南网)

搞促销活动前先把商品价格提高后再打折,显然已经成为商家的一种“惯性行为”。商家的这种“不诚信”固然要受到谴责,但我们必须看到问题的背后:是谁让商家养成了这种“惯性行为”?

首先是商家。他们是“服装标价虚高”直接作用者,是他们设下了“陷阱”并引诱消费者往里跳。要防止更多的商业行为成为潜规则,商家必然是首当其冲的打击对象。鉴于商家无利不起早的本性,笔者以为应该提高商家不诚信行的违法成本,加大打击力度。

其次是消费者。正是因为消费者“重价不重质”一味追求价廉的心理造成了商家必须在价格上“下功夫”。尽管常常货比三家,但消费者比的是商品的价格,却忽视了商品的质量。这无疑给商家一个信号:把产品的生产成本无限制的压低。于是就有了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汤锅里加入“一滴香”,用头发造酱油等行为。商家把原本属于产品辅料的化学用品当做主料来使用,无非就是想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是物价局,工商等相关政府部门。当商家和消费者“无法自律”的时候,具有强制力的政府部门就责无旁贷了。如今,服装标价虚高都已经成为潜规则了,我们还看不到相关部门的影子。最具有执行力,最应该信赖的政府部门却让消费者“不抱幻想”,这才是“服装价格虚高”的罪魁祸首。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