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尽快“优胜劣汰”幼儿园“社会人员”
www.fjnet.cn?2010-12-17 16:23? 陈勇钊?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14日下午4点,家住兴化城区的程思侠女士,前往当地板桥幼儿园接6岁的儿子小崔回家。让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早晨上学还好好的儿子,脸部两侧严重受伤。“你孩子是在洗手间不小心摔伤的。”老师马上解释。回家后,儿子一直呆在厕所里不肯出来,也不肯说出受伤的真正原因。后来,儿子一名同学开口称,小崔的脸是被老师“用烫衣服的东西烫的”。与小崔一同被老师烫伤的还有6名同学。该恶劣事件发生后,警方迅速介入。......昨晚8时,兴化市委市政府就此事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介绍,兴化板桥幼儿园是一家私人幼儿园,其教师都是园方聘请的社会人员。易某当时所用的熨斗约有鼠标大小,是用来熨烫鞋垫的。易某将熨斗从插座上拔下一段时间后,误以为不再发烫,借此吓唬孩子,谁知最终闯了祸。(12月17日扬子晚报)

幼儿园,无论公立、私立,老师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江苏七名幼儿因上课说话被女老师用熨斗烫伤”(以下称“熨斗门”)事件发生后,兴化市委市政府在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却说,“兴化板桥幼儿园是一家私人幼儿园,其教师都是园方聘请的社会人员”。这里的“社会人员”,暂且不论其到底是褒义的还是贬义的,起码是向各级政府提出了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尽快“优胜劣汰”幼儿园“社会人员”。

不可否认,目前起码是私立幼儿园中有相当一部分“社会人员”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正从事着“老师”的职业。同样,随着各级政府下大力气“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入园难’问题”而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必将还有大量的“社会人员”进入幼教队伍。这些“社会人员”对于幼教事业来说可谓“良莠不齐”。

这里的“莠”,突出的表现是“老师打孩子”事件是时有发生。而本次报道里的这位“易老师”,说是“易某将熨斗从插座上拔下一段时间后,误以为不再发烫,借此吓唬孩子,谁知最终闯了祸”,其实是在开脱罪责;请问天下有这种“吓唬”的?——当第一个孩子被“吓唬”得面部被烫伤而大哭大叫后,后面还敢再“吓唬”第七个孩子?

“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陶行知语)”。一个民族也好,一个地方也罢,“重视教育”,绝不是一句空话,而“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应该“只争朝夕”。前不久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有专门的条款要求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其中提出“三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五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 当然,“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是必要的,“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也是必要的,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要对目前幼儿园那些未经培训就直接上岗的“社会人员”尽快加以培训,并通过考核而“优胜劣汰”,将合格的“社会人员”留下来,将“易老师”这样一些无法无天的“社会人员”“请”出幼儿园,以免再现类似的“熨斗门”。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