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性教育课程火爆折射出的社会生态
www.fjnet.cn?2010-12-03 10:44? 王传言?来源:光明网    我来说两句

9月18日,成都大学在全国首开“性教育”辅修专业课程,昨日,该专业中被称为“最火爆”“最直接”“最赤裸”的课程《性与生殖健康》开讲。性冲动、做爱、性欲、外遇、偷情等敏感词语出现在课堂。学生现场提问火爆,连教授都被问呆了。(11月28日 《成都晚报》

在高校内设置性教育的专业,只有成都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但关于性教育的选修课程在高校内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成都大学的“性教育辅修专业”课程的火爆背后折射出的应该是当今中国社会对于性的态度的一种从“地下”到“地上”,从遮遮掩掩到光明正大的一个进程。但也有人在警惕,这样的性教育会不会将性这个东西矫枉过正。因为中国曾经经历了十年的性禁锢时代,往往禁锢时间越长久,对于性的反弹可能就越是明显。

在大学里开始性教育已经是不算先进的事情,北京就在酝酿30所中小学的性教育教科书的教材的编写。其实,按照著名的哲学家波特兰·罗素在《幸福之路》中说,小孩子应该在四岁左右的时候就应该进行性教育,这个时候应该告诉他们生命的来源等问题。而在中国,目前的状况还是不能接受的,这仍旧需要一个过程。但中国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是学校教育方面的进步,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应该有循序渐进的性教育课程,引导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健康成长。

高校中的状况折射出的乃是一种社会整体的状况。今天的高校内,从之前对谈恋爱持反对的态度到现在不管的态度就可以说明一切。但现在很多高校也出现了很多同居的现象让校方犹豫不决,到底是管还是不管。曾经,很多高校禁止学生在校外租房子。但这样的禁令在今天的环境下显得已经很落后了。其实,这样的禁令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可以不租房子就不能周末出去住宾馆吗?可见,有很多东西是阻挡不了的,犹如性的开放一样。

但有的人也在担心性开放在中国的今天是不是过头了了呢?著名的社会学家潘绥铭就曾经做过这样的研究,其主持的《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历史发展2000—2006》调查,在6010名18—61岁的人中展开的,内容包括“婚前性行为”、“同性恋”等敏感话题。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当属“中国人的多伴侣情况”调查结果。

所谓多伴侣,是指一个人至今为止,与一个以上的异性发生过性关系。2000年,其发生率仅为16.8%;到2006年,发生率已达25.3%,年平均增长率为7%。而中国首家性文化博物馆创立人刘达临教授的调查则显示,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多伴侣”发生率仅约6%。随着“多性伴”而来的还有性行为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对于同性恋群体的宽容,这些都在表明了中国正在悄然发生着一场“性革命”。当然,这场性革命不同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性革命。

但伴随着这场“性革命”而来的也有很多人们不愿意接受的现象,比如“二奶”“小三”性产业的繁荣等等现象。人们最容易将这样的“性革命”跟道德的堕落与滑坡联系起来。说什么人心不古等等的话。而这些正是一种社会进步的代价,社会的性现状正在悄悄发生变化。而性教育在其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帮助学生将性观念正常化,正是性乃是一种自然的东西,不是肮脏的东西还不是放纵的东西。只有秉持这样的观念,才能将性教育的真正作用实践下去。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