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臃肿”是公路收费改革困境的缩影
www.fjnet.cn?2010-10-28 10:24? 李晓亮?来源:华西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政府网站又立功了,网友在温州苍南县政府的网站上,发现了一个人员极为“臃肿”的收费站。网站显示苍南灵龙公路收费站现有职工113人,其中事业编制68人,企业借用45人;收费站下设两个分站,收费总站内设4个股室。

百余名员工,叠床架屋的结构,怎么看都与一个小小收费站的标准配置不相吻合。敏感的网友从中嗅出了一些别样意味,撇开显而易见的人浮于事与工作效率不谈,网友很想知道,上百号人里有没有凭着裙带关系进来的,有没有不干事吃空饷的?

对此,站长称“绝大数员工都是普通员工”,至于有没有领导亲属,他的回应余味深长——“一个没有我不敢保证”。而熟悉权力语境的,大都知道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翻译一下,也就是说这里肯定有领导亲戚,至于比例是多少,你尽可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反正我是不会明说的。

不说也没关系,因为这并不能改变人员超编的现实。苍南交通局一位副局长还嘴硬,坚称人数是合情合理的;而另一收费站工作人员则表示“一个通道配8个人已很多了,这个站肯定超编。”即便再外行,仅凭常识也能估计8人一个通道确有富余,6通道的收费站排上密密麻麻的一百多号人,怎么都说不过去。

遗憾的是为何每次这类明显超编的行为,都需要“网友曝”,媒体跟进,最后根据舆论压力大小,持续事件长短,相关部门才会有所表示?他们真的对这些违规行为闻所未闻吗?肯定不是。比如上述副局长还辩称人数合理,此前怎会没有耳闻?相关主管部门或许也并非不知道这会惹人非议,但他们要么是既得利益者,暗中参与分肥,要么就是因牵涉面广,查处难度大,只好睁只眼闭只眼,默认其存在。

其实灵龙公路收费站,可算中国整治公路收费乱象困境的一个缩影。该站站长就自曝:“此站下的一个点撤了6年人却不动”。这一尴尬,不难理解。早在此前二级公路取消收费进行试点时,就有媒体断言可能因“牵涉面太广、利益链太复杂”而遭遇各种阻力。人员安置困难、利益分

配不明、建设融资难、公路养护费用紧张等都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而灵龙收费站点撤了6年人却不动,就是明证。

但阻力再大,改革也不能搁浅,取消冗杂收费是大势所趋。公路是公共品,应充分体现公益性,政府理应提供优质廉价的公共服务。而早有数据表明,我国收费公路总里程超过10万公里,占全世界收费公路总量的71%,收费站林立,成为一大景观。全世界收费公路,绝大部分在中国,显然与公益方向相悖。

“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大旗,在垄断背景下变得暧昧不清。运营成本,盈利情况,这些基本信息外界都不太清楚。此前地方性的禁止公路收费的立法也不少,可效果一直不明显。立法之外,还有执法,执法之外,还有更多需要弥合的制度空间。除了成本盈利、人员编制等信息公开,还有违规转让等多种猫腻,需要规避。而且现实执行力,永远是最重要的,否则那种“撤了6年人却不动”的赤裸裸的糊弄,就不会绝迹。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