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教师流动:宜提倡不宜搞"一刀切"
www.fjnet.cn?2010-10-27 16:39? 陈军?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武汉市教育局出台政策,从今年起,全市义务教育段男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下、女教师年龄在45岁以下,连续工作满6年,原则上将换一所学校任教。(10月27日《楚天金报》)

教师的适当流动有利于合理配置师资、均衡学校教育教学的力量,促进地域间的教育公平,从而一定程度上遏制"择校热"的乱象。但是,笔者认为,"教师流动"宜提倡而不宜搞"一刀切"。

首先,给教师流动规定硬性指标,有可能对学校优质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教师流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用硬性指标来规定,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各地在流动教师时,可能只是为了完成指标,将一些教师送到别校进行交流,但是这些教师的素质如何,能否起到通过交流互相提高,均衡学校力量的目的,可能效果不大,而学校领导又可能对新调进的教师各方面的情况并不太熟悉,而新调进的教师也有一个适应新单位的过程,因而在管理上增加了难度,这样的流动反而会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次,教师流动的简单化的操作会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对所工作的单位应该有了一定的不舍情结,教师对所工作的学校办学特点、人文环境有了一定的认同,进而在工作中会更为积极,完成任务也会更为出色。应该来说,在熟悉的环境里工作更加让教师得心应手,顺心怡情。而一刀切搞六年换校制度,让教师心中有一种不踏实不安全的感觉,更有一种居无定所的茫然心态。同时,教师流动后,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教师的家属生活问题、子女上学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等等。如果不问具体情况,搞一刀切,难免挫伤教师的工作热情,降低教师的工作效率,影响教师的工作情绪,滋长教师的不满情绪和随大流的心态。

另外,教师流动还会给教育腐败提供温床。有的老师想到其他学校去,或者不想流动到某校,要得随心所愿,可能就会通过各种手段想方设法。于是,教师们不但不会安心教书育人,教育腐败由此可能会愈演愈烈。

"教师流动"不能着眼于数量上流动了多少,而要从质量上看流动了怎样的教师。其根本应该是让那些骨干教师流到一些基层学校、薄弱学校去支教,带动那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我认为,还是更多地让"教师流动"成为一种倡议,鼓励"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并且在待遇上保证,在措施上落实,让他们乐于流动,安心支教,诚心帮扶,悉心指导,这样,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达到"教师流动"的初衷,从而缩小同类学校之间的差距,真正给"择校热"降温。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