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进口奶粉增3倍敲响国产质量警钟
www.fjnet.cn?2010-08-23 18:33? 赵光瑞?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几年来国内多个地方屡屡曝出“问题奶粉”事件让大量洋品牌乘虚而入。记者从南京海关方面获悉,今年1-7月江苏口岸累计进口乳制品3155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9倍,其中奶粉进口量超过了2千吨。中国奶业协会认为,今年我国有望上升为全球高端婴幼儿奶粉的第一大市场。(8月22日《扬子晚报》)

进口奶粉一年增3倍向我们敲响质量警钟。这说明,近年发生的三聚氰胺等有害奶粉事件负面影响,远没有结束,中国乳业重塑形象,不仅要在国际上作出相当努力,而且在国内也需要作出相当努力。

奇怪的是,就在中国乳品问题不断,国产乳品遭遇到前所未有信任危机的情况下,中国的乳品新国标却大幅度降低产品质量标准,比25年前的标准还要低。这样的新国标,缺乏发展眼光,无疑是将中国乳业往死里拖。

一方面进口奶粉一年增了3倍,另一方面乳品新国标倒退25年,这样的情况同时在中国发生,那不是在要国产奶粉的命吗?难道,中国人产生、管理乳品的能力和智慧已经是末路穷途,再也没有好办法了吗?!

我们发生奶粉严重问题之后,进口奶粉一年就增了3倍,是典型的市场经济表现。既然中国宣称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就要承担市场经济的风险。这一点是尤为重要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再靠闭关锁国,慢条斯理地发展民族产业,恐怕已经不行了。我们的一些管理者可能并没有认识到这些,不然也不会在出现产品危机时,却要出台降低质量标准的新国标。

降低产品标准,不仅会给企业带来严重后果,影响企业发展,而且也使消费者增加了负担。据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江苏口岸进口的乳制品均价上涨超过3成,总价增长超过4倍。看看,外国的乳商们是何等精明,你进口奶粉增3倍,人家就乘机出口乳品价涨3成。如果算上国内外产品原就存在的差价,消费者开支必然大幅度提高。如果我们的产品质量过硬,谁愿意花大价钱买外国货呢?

在计划经济时期,那时一是外国货进口稀少,再加上“突出政治”,动不动就号召大家买“爱国货”,经常是,咱们的一些产品质量就是低一点也不愁卖。现在不同了,我们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外国产品进来容易了,加之人们也认识到,自己总是买国产劣质品,不一定是爱国,可能还是在“害国”,影响了国人发奋努力、争创一流的决心和信心。

进口奶粉激增之所以是一记警钟,其意义并不仅仅表现在乳业上,可能各行各业都面临同样的问题。特别是日常生活消费品,可能都会遇到同类问题。如果这些行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满足于生产低级产品,早晚也会被国人弃之,转向求购外国货。防止出现这种尴尬的唯一办法,就是下决心提高产品质量,向国际标准看齐,不断优化企业品质。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